比亚迪10月销量下滑12%,价格战失灵,海外救火

比亚迪10月销量44.17万辆,创下年内单月新高,同比下滑12%的数据背后,隐藏着一个反常识的现象:这家曾经靠“价格战”横扫市场的巨头,如今竟因“反内卷”政策被迫刹车。

当比亚迪在国内少卖了8.4万辆新车时,其海外销量却以155.5%的增速狂飙,一边是插混车型在国内暴跌30%,一边是纯电车型累计增长34.53%。

比亚迪10月销量下滑12%,价格战失灵,海外救火-有驾

价格战失灵,插混阵地崩盘

比亚迪的销量下滑并非偶然。2025年的“金九银十”旺季,行业普遍增长,上汽销量同比增长40.4%,吉利增长35%,比亚迪却连续两月同比下滑,9月降5.5%,10月降幅扩大至12%。

核心原因在于其插混车型的崩盘:前10月插混累计销量182万辆,同比下滑2.69%,仅10月就暴跌30%。 过去两年,比亚迪靠“冠军版”“荣耀版”等降价策略稳坐销冠,但2025年国家加大对“内卷式竞争”的管控,削弱了其价格优势。

比亚迪的利润下滑速度比销量更快。 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32.6%,营收出现五年来的首次下降。 有观点曾将利润下滑归咎于研发投入增加,财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仅增长1.5%,无法解释利润缩水。

这背后是行业价格战的白热化:上半年新能源车平均降价2.3万元,比亚迪的单车利润从一季度的0.9万元骤降至二季度的0.5万元,接近腰斩。

比亚迪10月销量下滑12%,价格战失灵,海外救火-有驾

仰望月销654辆,腾势换将

比亚迪试图通过高端品牌突破困局,成果有限。 10月,主品牌比亚迪贡献了39.5万辆销量,占比近九成;方程豹销售3.1万辆,腾势刚过万辆,而百万级豪车仰望仅交付654辆。

高端品牌未能形成第二增长曲线,腾势品牌总经理赵江的离职,更暴露了向上突围的艰难。 相比之下,吉利银河系列已实现翻倍增长,零跑凭借全域自研实现成本控制,前8月销量同比猛增140%。

83.5万辆出口背后的全球化赌注

海外市场成为比亚迪唯一的亮色。 10月海外销售8.35万辆,同比激增155.5%,前10月累计海外销量达78.5万辆。比亚迪正加速在泰国、匈牙利等地建厂,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贸易壁垒。

海外扩张同样伴随挑战:欧洲消费者更关注安全认证,东南亚市场看重性价比,而国际品牌的渠道忠诚度仍是壁垒。

比亚迪10月销量下滑12%,价格战失灵,海外救火-有驾

从“强者恒强”到“细分突围”

国内新能源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头部车企市占率集中,前三名占据51.2%的份额,比亚迪以近30%的份额稳居第一。

后来者正在细分市场撕开缺口:理想汽车通过增程技术定位家庭用户,蔚来以换电模式提升复购率,零跑和小鹏凭借智能化实现销量翻倍。与此同时,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固态电池、L4级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可能重塑格局。

舆论战场的双标逻辑

比亚迪的销量下滑引发了两极评价。 一部分声音将其利润下滑类比“车圈恒大”,另一部分则坚持“买新能源还得是特斯拉”。

数据表明,比亚迪仍是全球新能源销冠,其纯电车型前10月增长34.53%,商用车板块甚至暴涨239%。

这种争议背后,实则是关于技术话语权的博弈:有人希望消费者为硬件和软件持续付费,而比亚迪的性价比策略打破了这种垄断幻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