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咱们西南的汽车重镇成都,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就在11月1日,成都天府国际赛车场那天热闹非凡,不是因为有什么大型比赛,而是一场汽车品牌的嘉年华活动。
主角是宝马,更准确地说是宝马旗下的高性能部门,就是那个车标上有个“M”的。
成百上千的车迷从全国各地赶来,把赛车场围得水泄不通,那阵仗,跟明星开演唱会也差不了多少。
这就让人有点好奇了,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电动车多安静、多智能,怎么还有这么一大群人为了一堆轰隆作响的汽油车这么疯狂?
而且,这场活动的主角,一台是售价接近一百万的旅行车,另一台是纯粹的赛道玩具,这在普通人看来,似乎离日常生活有点远。
那么,宝马这场声势浩大的活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背后又反映了咱们中国汽车市场怎样的变化呢?
咱们先来说说这场活动最重磅的主角——全新宝马M3旅行版。
这台车一公布正式在中国上市,售价定在94万多,现场很多车迷的反应可以说是“终于等到了”。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一台旅行车,说白了不就是轿车的底盘加了个大点的后备箱,俗称“瓦罐车”,凭什么卖这么贵,还被奉为“梦想之车”?
这就要从很多爱车人士,特别是已经成家立业的男人的一个普遍烦恼说起。
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关于速度和操控的梦,渴望拥有一台性能强劲、开起来人车合一的车。
但现实是,你得考虑家人,周末要带孩子出门,后备箱得能装下婴儿车和各种行李,逢年过节还得拉点年货。
一辆帅气的双门跑车显然无法胜任这些任务。
于是,性能和实用,就像鱼和熊掌,似乎永远无法兼得。
过去,高性能旅行车这个领域,主要是奥迪的RS系列在唱主角。
宝马的粉丝们就一直很眼馋,盼着自家的M部门也能出一台这样的“全能选手”。
但宝马M部门一直很纠结,因为从工程学的角度看,旅行车的车身结构天生就不如三厢轿车来得扎实。
它的尾部是个巨大的开口,在高速过弯或者激烈驾驶时,车身尾部更容易发生不易察觉的扭曲和形变,这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精准度。
对于一个把“精准操控”刻在骨子里的品牌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瑕疵。
所以,他们宁愿不出,也不愿意拿出一台有妥协的产品。
这次,宝马的工程师们终于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他们在这台M3旅行版的车身底盘后部,巧妙地增加了一套“V”字形的特殊加强杆。
这个结构就像是给一个开口的箱子加装了斜向的支撑,极大地增强了整个车尾的抗扭转能力。
这么一来,这台旅行车在极限状态下的车身刚性,几乎和标准的三厢版M3没有区别了。
它搭载着那台著名的3.0升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随叫随到,同时又拥有一个500升的宽敞后备箱。
这就意味着,车主可以在周一到周五开着它从容地接送家人、去超市购物,然后在周末把它开到赛车场上尽情驰骋,真正做到了一台车满足所有幻想。
所以,这近百万的价格,不仅仅是为了一台车,更是为这种“不妥协”的工程精神和“既要又要”的生活态度买单。
如果说M3旅行版是解决了生活与梦想的矛盾,那么当天在赛道上飞驰的另一台新车——全新宝马M2 CS,则代表了另一种极致。
CS是“Club Sport”的缩写,意思就是这台车出厂的状态就非常接近专业赛车,可以直接开去参加赛道活动。
这台车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头衔,叫“纽北最速紧凑车”。
“纽北”指的是德国著名的纽博格林北环赛道,那是一条公认的、全世界难度最高、也最具权威性的赛道,被车迷们称为“真理之环”。
一台车性能好不好,去那里跑一圈就知道了。
这台M2 CS在那里的圈速是7分25秒多,这个成绩比很多价格贵上好几倍的超级跑车还要快。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工程师们对它进行了疯狂的“减重”。
车上的引擎盖、车顶等很多部件都换成了又轻又坚固的碳纤维材料,整车重量减轻了大约30公斤。
对于追求极限性能的汽车来说,每一公斤的重量都至关重要,更轻的车身意味着加速更快、刹车更灵、过弯更敏捷。
可以说,M2 CS的存在,就是为了追求最纯粹的驾驶乐趣,它把所有与驾驶无关的东西都简化掉,为的就是给驾驶者提供最原始、最直接的沟通感。
从这两台车的发布,我们更能清晰地看到宝马M对中国市场的态度。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车市整体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宝马M品牌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的销量竟然逆势增长了接近百分之三十。
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它有力地说明了,在中国,虽然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但同样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且在不断增长的高性能燃油车消费群体。
这群消费者懂车、爱车,并且有足够强的购买力去追求自己的热爱。
宝马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把M3旅行版这样的全球重磅车型第一时间带到中国,并且将M在华的产品数量扩充到了25款之多,从紧凑型小钢炮到大型高性能SUV,再到这次的旅行车,几乎覆盖了所有细分市场,形成了史上最强的产品阵容。
这不仅是对中国市场购买力的认可,更是对中国车迷文化的尊重。
更有远见的是,宝马M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燃油车的辉煌里。
宝马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范梅尔先生在活动上明确表示,M品牌正在积极拥抱电动化。
他透露,下一代的M3将会同时提供燃油版和纯电动版本,让消费者自己选择。
并且他们预计,到2027年,新能源车型将占据M品牌总销量的一半。
这番话信息量巨大,它打破了很多人认为“性能车等于燃油车”的固有观念。
宝马的思路很清晰:M品牌的灵魂是“极致的驾驶乐趣”,而不是某种特定的发动机形式。
未来的挑战,是如何让电动车也能像现在的M燃油车一样,充满激情、富有沟通感、让人开起来热血沸腾。
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两条腿走路”策略,既用M3旅行版这样的情怀之作满足了当下核心粉丝的愿望,又用清晰的电动化蓝图,向所有人宣告,无论技术如何变革,M对驾驶乐趣的追求,永远不会妥协,他们正准备将这份赛道信仰,带入一个全新的电动化征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