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宝马搞了个什么售后服务大赛,我第一反应是有点懵。
在这个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恨不得把对手连人带桌子一起扬了的时代,宝马居然不声不响地在搞“技术大练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感觉就像两军交战,这边炮火连天,恨不得把意大利炮拉出来轰他娘的,那边友军阵地上突然飘来一阵烧烤的香味,过去一瞅,好家伙,正在开篝火晚会,评选“烧烤技术标兵”。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说好的黑暗森林呢?怎么你们家还讲究起仪式感了?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诶,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黑色幽默的智慧。现在的车圈是什么情况?不是存量竞争,是你死我活的“道诡异仙”现场。新势力们一个个都跟刚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颠佬一样,上来就是自爆卡车。价格屠夫小米,直接把蛋糕连带盘子都给你端走了;蔚来的乐道更狠,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你剩下。大家都不想过了,逻辑很简单,最好的防守就是把餐厅直接给爆了,谁都别吃。
这帮孙子是真的一点活路都不给啊!
在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下,传统豪华品牌,尤其是BBA,就非常尴尬。你跟他们卷价格?那叫自降身段,属于仙人渡劫失败,直接道心破碎。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宝马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蓝天白云标。你把价格打到和国产新势力一个水平线,那买你的人图啥?图你油耗高还是图你维修贵?
你跟他们卷配置?更卷不过。国产车现在就是个压缩毛巾,三十万的价格,扔水里能给你泡出一百万的配置。冰箱彩电大沙发只是开胃菜,现在连无人机都快成标配了。你让宝马怎么跟?给7系也装个卡拉OK?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所以宝马悟了,或者说,它不得不悟。既然在看得见的地方已经卷不赢这帮疯子了,那就得在看不见的地方,把自己的金钟罩铁布衫再加固一下。加固,加固,再加固。这个金钟罩是什么?就是所谓的“豪华体验”,尤其是售后服务。
这就是一种品牌玄学。我作为一个前宝马车主,对此深有体会。你买宝马,买的从来不只是一台车,你买的是一整套“想象中的中产生活方式”。这套生活方式里,除了车本身,更重要的是那个4S店里堪比星巴克的休息室,是那个说话轻声细语、永远对你笑脸相迎的服务顾问,是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精英幻觉。
这个售后服务大赛,本质上就不是一个比赛,它是一场大型的、献给所有宝马车主和潜在车主的“行为艺术”。它在传递一个信号:兄弟们,稳住,别慌。外面那帮泥腿子虽然闹得欢,但他们不懂什么叫体面。我们,才是正统。你看,我们的“服务天团”,我们的“B.E.S.T.校企合作”,我们培养的不是修车工,是“新世代”的守护者。
这套话术,典中典。它把一个蓝领工种,包装成了某种“匠人精神”的传承。说白了,就是从娃娃抓起,提前给年轻人灌输宝马的道。这不叫什么德国双元制,这叫修仙门派从外门弟子开始筛选,根骨好的直接进内门,负责给i系列换高压电池包;根骨差的,就去前台背话术,主打一个“主动式客户关怀”。
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老板从来不搞什么客户关怀,但他家辣椒是真的香。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宝马一个正儿八经的售后比赛,解构成了一场大型玄幻修仙现场,这可能有点离谱。但现实就是比这更离谱。豪华的本质,最后就是拼服务,拼圈层,拼那点虚无缥缈但又无比坚固的“品牌信仰”。这是BBA最后的体面,也是它们对抗掀桌子玩家的唯一护城河。
因为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讲内饰糙,他跟你讲自动驾驶是未来;会买理想的人,就是喜欢那个“家”的感觉,你跟他讲技术老旧,他跟你讲奶爸需求你不懂。同样,会买宝马的人,他要的就是那个味儿。那个味儿,一部分来自机械素质,更大一部分,就来自于这种被精心呵护、被抬高的服务体验。
但这种体面,说白了也是一种无奈。当你的所有优势都被人以一种不讲道理的方式追平甚至碾压时,你只能回归到最原始、最难被量化的阵地。真正的核心,还是那个蓝天白云标带给你的精神马杀鸡。宝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包括这个售后大赛,都是在给这个标续命,给这些遍布全国的毛细血管打一针强心剂,告诉他们,也是告诉客户:我们的信仰,还值钱。
所以,豪华没有“平替”。为什么?因为信仰不能平替。你跟一个氪金母猪讲性价比,他只会觉得你在狗叫。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