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真能帮巴基斯坦戒掉油瘾吗?

电动汽车能帮巴基斯坦甩掉油罐子吗?

咱巴基斯坦人开车,那叫一个“烧钱”。一脚油门下去,钱包直接瘦一圈,加油站收银员都快成咱的债主了。每年进口石油砸出去159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全是外汇储备里掏的真金白银。更别提城市里那空气,拉合尔、卡拉奇,PM2.5常年超标,世界排名前三的“雾都”,出门不戴口罩,感觉肺里都能种菜了。交警大哥站岗一天,吸的尾气比咱抽三个月烟还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满天飞,这不是开车,是慢性自杀。

但最近,政府整了个“大活”——《2025-30年新能源汽车政策》。听着挺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想让咱少烧油,多用电。目标也挺狠:2030年新车里三成得是电动车,2050年直接干到100%电动化。听着像不像科幻片?可问题是,咱这国家跟石油早就“锁死”了,分手哪有那么容易。

你猜政府靠啥收钱?石油开发税(PDL)一年收1.47万亿卢比,碳税也来了,明年还要翻倍。这两项加起来占财政税收10.72%,相当于每十块钱里就有一块多是靠“烧油”赚的。你要搞电动车,等于断政府财路,这事儿能痛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还盯着呢,直接喊话:别给电动车零件免税,会影响财政纪律。好家伙,一边喊绿色转型,一边又不让动钱袋子,这不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但电,咱还真不缺。装机容量46.6吉瓦,实际用的才41%,剩下一大半都在“躺平”。比亚迪那位Danish Khaliq就说了,这叫“资源浪费得明明白白”。电动车要是搞起来,正好能把这些闲着的电“消化”掉,电网利用率拉满,岂不是美滋滋?

现在路上电动车确实不多。2024年全年,电动自行车造了4万多辆,电动汽车?就几百台,跟蚊子腿似的。虽然拿了许可证的车企有60多家,但大多还在“画饼”,没见真车下线。不过也有动作——比亚迪和HUBCO联手,要在卡拉奇建厂,2亿美元砸下去,2026年量产,目标年产几千台。中国ADM集团更狠,3.5亿美元投进来,3000座充电站+本地工厂一条龙。宝马、壳牌、K-Electric也悄悄铺了充电桩,高速上每105公里就要建一座,到2030年全国要搞3000座,听着挺带劲。

但老百姓为啥不买账?贵啊!电动车比油车贵20%-30%,普通家庭一看价格,直接“退退退”。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的哈立德·瓦利德就说了,得搞低成本改装,比如拿旧摩托换电动,银行给点贷款,10万卢比搞定,这招接地气。他还指望IMF那13亿美元的“韧性基金”能撬动充电基建,别光盯着省钱,得投未来。

中国现在产能过剩,电动车便宜得跟白菜似的,搞不好真会像当年卖太阳能板一样,把低价电车“倾销”到咱这儿。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得自己造。从电池到生产线,全链条本土化,90%以上零部件本地出,才能真正把成本打下来。不然永远是“进口组装”,赚不到大钱。

说到底,电动车不是换个车开那么简单,是整个国家能源结构、财政模式、工业体系的大换血。空气污染要治,贸易赤字要压,外汇要省,可财政收入又不能崩。这盘棋,不好下。

但咱也别太悲观。拉合尔要上电动公交,塔尔煤矿都用上电动矿卡了,世界银行还批了3亿美元贷款支持。只要价格下来、充电方便、电池耐用,老百姓自然会用脚投票。

未来就两条路:一条是继续被油罐子绑架,钱包瘪、空气脏、城市喘不过气;另一条,是踩电门、零排放、电费便宜还环保。你说,咱该选哪条?

电车真能帮巴基斯坦戒掉油瘾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