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

要说清楚它的厉害,得先看看当时的情况。1970 年代末的日本,驾照规矩变了,普通人不能随便骑 400cc 以上的车。加上那几年交通事故多了些,大家买车开始往中量级靠。可巧,本田之前的 CB400FOUR 停产了,从 1974 年到 1979 年,市场上就缺一款能打的四缸车。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消费者想要啥?四缸引擎的劲儿,骑起来像运动款灵活,还得能合法上路。那会儿川崎 Z400FX、雅马哈 XJ400、铃木 GSX400F 都已经出来了,可总觉得差点意思。就是这么个当口,本田带着 CBX400F 来了,直接让四缸 400cc 成了日本机车文化里的一道特色风景。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CBX400F 最牛的,是它那套 “精准控制三角”。说简单点,就是把动力、刹车、车架捏合成了一个整体,骑起来特别顺手。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先看动力。它用的四缸发动机,每个缸都像鼓足劲的小马达。燃烧室做得紧凑,转速飙到 11000 转时,能爆发出 48 匹马力,红绿灯起步时,能轻松甩开同级别对手。四个化油器配合着干活,动力输出稳得很,60 公里时速时,油耗能到 40 公里每升,省油又有劲儿。最绝的是那个摇臂式设计,修起来比以前方便多了, mechanic(修车师傅)见了都得夸两句。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再看刹车和悬挂。前轮用了双活塞卡钳,配着特殊的铸铁盘,就算连续刹车,力道也不会掉太多。后轮更有意思,把制动器藏在轮毂里,碟刹和鼓刹的优点都沾点。还有个叫 TRAC 的装置,能调 4 档防点头,急刹车时车身稳得很。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悬挂方面,Prolink 渐进连杆就像装了个智能弹簧,路面不平的时候,反馈特别舒服。后摇臂用了中空铝合金铸造,这在当时可是头一份,又轻又结实。车架是双摇篮设计,配 18 寸轮毂,过弯时就像轨道车似的,比那些用双后减震的车稳多了。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光有技术还不够,样子得让人一眼记住。CBX400F 的油箱、侧盖、尾罩连起来像一条流畅的曲线,风一吹,感觉车自己就想往前跑。回旋镖形状的轮毂,配上交叉的 42 排气,往那儿一放,就透着股运动劲儿。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骑起来更舒服。发动机震动小,跑长途也不觉得累,这点比好多大排量车都强。车身轻,操控起来心里有底,新手敢上手,老手能玩出花样。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你想想,低转速时动力就够足,过弯时想往哪去就往哪去,实际骑起来的速度感,比仪表盘显的还过瘾。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骑手一上手就放不下。结果就是,1981 年 11 月东京车展一发布,销量就没下来过,把同期的竞品远远甩在后面。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现在回头看,CBX400F 留下的可不止是销量。那个 TRAC 装置,后来成了现代电子控制系统的祖宗;Prolink 悬挂,现在好多车还在用。它重新定义了 400cc 级别的 “超级运动” 概念,让日本的四缸机车文化能传到全世界。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小排量藏着大野心,轻车身装着硬功夫。CBX400F 的厉害,不在于多花哨,而在于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了骑手心坎里。现在路上跑的车越来越先进,但老骑手说起 1981 年那款本田,眼里还是会发光。你身边有这样让人记了几十年的经典车型吗?

本田CBX400F:1981年的机车革新,凭啥成经典?-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