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诞,这年头,各路厂家像是磕了药,齐刷刷地玩起了“铁盒头”风潮。瞅瞅刚落幕的沪上车展,放眼皆是硬派厢型SUV,要不就是棱角分明的越野利器。从区区二十万到百万级身价,价位横跨天堑,总有一款能搔到你的痒处。
就拿仰望U8L来说,这货简直是“壕”得丧心病狂。在U8的底子上抻长,直接瞄准三排座的格局。扮相嘛,那叫一个气吞山河,鎏金厂徽闪瞎眼。动力嘛,据说还是那套2.0T增程,可这加长后的舱内适意度,估摸能让后排乘客在车里解锁“北京瘫”。抹去了外挂备胎,这算盘打的是更趋城际化了,还是少了点桀骜野性?这事儿就见仁见智了。
再瞧瞧坦克300虎克版,这路数可就迥异了,骨子里透着股糙汉子气。3.0T V6心脏,再把前后桥都撸成“硬桥”,这架势摆明了就是要撒野。外表细节也颇具野性,素漆饰面、通风口格栅,瞧着就不是善茬。有人说,这才是真格越野车该有的腔调。不过,硬桥的乘坐感嘛,可就别指望太多了,颠到你怀疑人生。
北京越野BJ40增程赤兔版,这诨名听着就吉利。29.98万的限时钜惠价,再加持原厂爆改,底盘抬升、AT胎、涉水喉…一应俱全。1.5T增程,在市里溜达溜达也还算省油。但要说真去戈壁滩上撒欢,估摸还得掂量掂量,别陷进去了。
还有捷途旅行者星际卫士,19.99万的定价,主打原厂精修和宽体套件。外形着实唬人,可内里依旧是那台2.0T+7DCT。比较适合那种心水改装,又怕折腾的玩家。
猛士M900星际战车,这名号一听就不好惹。128.8万的指导价,直接劝退了一大票看客。罗伦士操刀定制外观,内饰也做了升级,零重力座椅,听着就舒坦。不过,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猛士917的奢华定制版,说穿了,是有闲阶级的玩物。
末了再聊聊英菲尼迪QX80,这车改款了,皮囊内里都动了刀子,还阉割了5.6升V8引擎,换成了3.5T V6。有人说,这是向市场低头,也有人说,这是更绿色的抉择。
话说回来,这么多“铁盒头”一窝蜂涌现,图个啥?果真是因为受众喜闻乐见吗?还是厂家们觉得,这是一种新的流量密码?
依我看,一方面,当下Z世代愈发崇尚个性化,厢型车这种硬核的线条,恰恰迎合了他们的口味。另一方面,露营、自驾游的蔚然成风,也催生了对越野车的需求。可实际上,又有几人真的会开着这些家伙去翻山越岭?恐怕绝大多数光景,还是在柏油路上苟且吧。
单从阒寂的销量报表来看,便足以说明问题。真正能走量的,还是那些价格亲民、兼顾城际代步的车型。那些动辄上百万的“大玩具”,更多的是为了撑门面,拔高身段。
当我们条件反射般地将缘由归咎为“受众偏好”时,是否忽略了厂家的营销手腕和对市场的潜移默化?说到底,受众钟情于何物,很大程度上是被塑造出来的。
所以,这股“铁盒头”热浪,到底是刚需,还是虚火?或许只有时间这把杀猪刀才能给出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车企们都在绞尽脑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消费者,则需要擦亮眼睛,甄别出真正契合自身的那一款。就像相亲一样,门当户对的,才是良配。否则,再赏心悦目的“铁盒头”,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徒增嗟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