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原皮卡公司党委书记赵涛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监察调查,企业经营困境持续发酵凸显行业潜在风险

最近翻了翻我手头的行业笔记,发现一个挺尴尬又现实的问题——江淮汽车, 特别是它的皮卡业务,正陷进泥潭里了。前几天,有个老朋友在4S店当销售的跟我说:你看赵涛那边事儿没,整个皮卡部门风声鹤唳。说实话,我一开始没太当回事,毕竟政法新闻挺多,汽车圈那点内部事常让人迷糊。

但仔细琢磨下,这事儿背后其实透露出不少行业深层次的机器故障。先讲讲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营收308.73亿元,虽说只跌了4.14%,但净利润却从盈转亏——负了14.34亿。更扣非净亏17.63亿,延续了2017年以来整整八年亏钱的惨状。资产负债率77.45%,应收账款暴增37.52%,账上的数字全是要命的信号,尤其是应收账款大幅攀升,这意味着钱回收链条延长,现金流紧张,比手里没钱花还要扎心。你说卖车不好,卖车厂还能应付得了吗?

江淮汽车原皮卡公司党委书记赵涛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监察调查,企业经营困境持续发酵凸显行业潜在风险-有驾

细想一下,江淮皮卡正好处于产能升级期。前年工厂车间的扩产计划,一线研发人员对我说,有一半是把传统汽油动力和新能源技术搅合着搞,研发流程复杂且多变,要么专注单一动力和车型简化设计理论上效率高,要么像江淮这么优柔寡断投入,反而加剧供应链博弈和内部成本失控。研发上,项目经理跟我说,有的供应商突然涨价,我们还得硬着头皮接受,这就好像做菜时鸡和鱼都放,最后两者都没烧熟,客户买回去也吃不出味儿。

江淮汽车原皮卡公司党委书记赵涛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监察调查,企业经营困境持续发酵凸显行业潜在风险-有驾

更别说他们现在面临的国际市场压力,出口业务明显下滑。之前江淮靠海外市场添砖加瓦,但现在地缘政治风云变幻,外部环境更复杂,竞争对手的压力像个无形的手,死死掐住了他们的脖子。说白了,是供应链还没彻底本土化,成本和风险挤爆了底盘。

我刚才的说法有点绝对了,不能把一切都推给外部。江淮卖车的渠道策略也打了折扣。相比同价位强敌,比如长安和吉利的小型SUV,江淮皮卡在用户拉动和服务体验上明显弱势。我去朋友开的修理厂转了一圈,他吐槽:江淮配件不如别人那么及时,时不时来个缺件, 客户怨声载道。这让一线销售特别麻烦,买车的人心里七上八下,二手车保值率估摸着也不咋地。

我猜(估算,没数据支持),江淮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型的保值率可能比传统车低10-15个百分点,毕竟技术更新太快,买家心理不稳。说不定投资这么多年,江淮的账面亏损里,有50%以上是研发投入导致的沉没成本,更像是试水而非完全成熟的产品线。

江淮汽车原皮卡公司党委书记赵涛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监察调查,企业经营困境持续发酵凸显行业潜在风险-有驾

前两天和同事聚会,问他对江淮这事怎么看,他说:这年头,造车不光是造车,还是造钱。我特别认同,但更觉得江淮这一招走得太刹不住车了。一个部门党委书记涉嫌违法,政治风险让整个集团蒙了厚厚阴影,不光内部士气受挫,合作伙伴信心也会动摇。供应链就像一张紧绷的渔网,哪根线断了,都可能拖垮整网。

江淮汽车原皮卡公司党委书记赵涛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监察调查,企业经营困境持续发酵凸显行业潜在风险-有驾

顺便跑题,我前几天给爸买车,当时还一脸懵,不知道皮卡和SUV的区别,问我:这玩意儿买得起吗,家用行不?我说,皮卡别太指望像SUV那样,功能性强,但舒适度和保值率低,买哪种车型得看你主要用来运啥。其实普通消费群体对这块认知还真不够,厂家的推广策略也没到位。

倒是让我奇怪,江淮股价居然涨了两成,有点股市脱离基本面的味道。投资者是赌未来?还是仅靠短期消息在炒作?谁说得准,毕竟他们自己声明产能还在爬坡期,没见啥规模经济效应出来。抛开宏观政策和新能源大潮,单从企业经营来看,风险确实不少,不知道普通买车人怎么看这背后的黑洞。

你们要是从渠道端或者维修端听到了啥实情,或者关注高端新能源车型的用户反馈,别忘了告诉我一声。毕竟车这东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嘴上再夸新能源,最终用车体验和供给链完善才是王道。难道这几年产业转型就是个大坑,大家都得小心别掉下去?

江淮汽车原皮卡公司党委书记赵涛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监察调查,企业经营困境持续发酵凸显行业潜在风险-有驾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