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MPV“价格战”的台前幕后:降价、内卷与分化
说起最近的车市,那可是“你方唱罢我登场”。SUV和轿车领域,还在打得“价格战”满天飞,反观MPV市场,却呈现出一幅“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传统MPV哀声连连、大跳水,甚至有车降价降得像“清库存”;另一边,新能源MPV的热度还挺“顶”,价格依旧坚挺。您琢磨,这不就是一场“有人吃肉,有人喝汤”的内卷吗?
头一桩:燃油MPV降价堪比“跳楼甩卖”
咱先说传统燃油MPV,那真是降得“舍不得看”。最大的动静,得算是大众途安L——这车原价冲着20万去的,结果这回一口气干掉了7.8万,打了个40%的折扣!您品品,原来卖几十万,现如今没10万就能开回家。有多惨?估计展厅小哥都说不出口:“心不疼,赶紧抢”。
再往下威然、威霆这些中高端MPV,优惠也都奔着8万+去了,折扣在三成上下。就连奔驰V级这种豪华MPV,也被迫“低下头”,直接砍掉12万。这波操作,是不是又亲切又陌生?说实话,这些燃油车,曾经在“公车接待”和家用市场上,可是实力派啊。但现如今,新能源车型和自主品牌MPV一唱一和,正好给它们来个“左右夹击”。
再说另一茬:新能源MPV阵营的“铁防线”
跟燃油MPV那种“跳水式优惠”比,新能源MPV显然淡定多了。但您仔细也并非谁都挺住了。像传祺E9 PHEV、大家9超混这样的主角,折扣少得可怜,基本没超5%。感觉厂商更想告诉消费者:“这车值钱,甭指望抄底”。
但新能源阵营内部也有分化。一些车型,比如荣威iMAX8 DMH和别克GL8 PHEV,也开始“顶不住”,优惠金额已经飙到数万,好歹让步了点。至于像小鹏X9这种新势力,降价幅度直接按1%算。真就是摆明了:“价格砍得少,产品说了算”。消费者不买账?那没关系,先拼个市场认知度再说。
最后看“入门厮杀”,自主品牌接着“主场表演”
10万到20万区间,基本是自主品牌的天下。随便拎俩名字,您品一品:传祺M6、风行游艇。这类车,看起来“不贵但能抬得起场子”,优惠幅度集中在1万-2万,比例也就15%左右,命中刚需家庭小目标。而瑞风M3、菱智这类偏商用的“工具车”,讲究的是皮实实惠,降价幅度则相对低调,多在1万元上下。别看降得少,图的就是挤占“细分市场”,稳住“商用基本盘”。
可以说,在这个消费层级,品牌溢价能力更是“拉倒吧”,消费者对空间、实用性、可靠性看得死死的。你贵,是你的事,但他们买车,看性价比手下不含糊。
话说回来:这波分化背后,盘的是啥棋?
您别光瞅降价表面的“热闹”,其实背后门道更深。传统燃油MPV只有两条路,要么拼命杀价抢销量,要么慢慢让位新能源。而新能源MPV里,入局者越来越多,大家抢的是金字塔顶的“价格带”,谁价格坚挺、口碑稳定,谁就能站住脚。
归根结底,这场MPV的转型戏码,还远没演完。从优惠到销量到消费者心智,咱琢磨着,来年还得有张更复杂的图谱在等着。您说,MPV到底会驶向哪条“分水岭”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