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怒降18万,砸碎的不是价格,是百万车主的信仰

讲真,所谓的“金九银十”,今年应该叫“血九骨十”。尤其是在燃油车这个曾经固若金汤的战场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促销,是溃败,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做“不装了,摊牌了,我们一起死”。当奔驰GLC这种曾经加价提车的“信仰圣物”,都能给你优惠个18万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时代不是变了,是直接一个大逼斗扇了过来,把所有老炮儿都扇懵了。

这事儿的切入点特别有意思,不是某个新势力又发布了什么“遥遥领先”的PPT,而是这些浓眉大眼的“旧神”,这些BBA的元婴老怪们,带头开始自爆。奔驰GLB降15万,宝马X1降14万,捷豹XEL直接打对折。这已经不是降价了,这是在进行一种原始的献祭仪式。他们在用真金白银的利润,对着市场,对着所有新势力喊话:“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比亚迪是掀桌子,那BBA这次是直接把承重墙给干穿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经历过那个年代。那个时候,拥有一台奔驰C级,就约等于在社交圈里给自己开了个“金钟罩铁布衫”。你开的不是车,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一种“我很贵,离我远点”的气场。这玩意儿值多少钱?没人说得清,这就是品牌玄学。但现在,奔驰告诉你,这个“玄学结界”批发价优惠18万。这伤害的根本不是潜在消费者,而是那些刚刚原价提车的“信徒”。他们的信仰,一夜之间变成了KTV的果盘,谁都能来叉一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那种被背叛的感觉,比亏钱还难受。

所以你看,问题的核心根本不是技术,不是参数,而是“信仰”这个东西,它正在崩塌。过去,燃油车,尤其是豪华燃油车,卖的是什么?是发动机的轰鸣,是机械的质感,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德味儿”、“英伦范儿”。这套叙事逻辑,在过去一百年里,坚不可摧。但现在,坏了菜了。新势力们根本不跟你聊这个。他们跟你聊什么?大彩电、冰箱、零重力座椅,还有“遥遥领先”的自动驾驶。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个战地记者,记录的不是价格,是尸体。旧时代的叙事体系,在新时代的降维打击面前,脆弱得像一张草纸。人家都开着高达讨论星际穿越了,你还在跟人掰扯你的宝马良驹一天能跑多少里。这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当一个消费者习惯了在车里K歌、看电影、甚至开会之后,你再跟他讲什么“人车合一”的操控乐趣,他只会觉得你这个销售是不是脑子有什么毛病。

奔驰怒降18万,砸碎的不是价格,是百万车主的信仰-有驾
奔驰怒降18万,砸碎的不是价格,是百万车主的信仰-有驾
奔驰怒降18万,砸碎的不是价格,是百万车主的信仰-有驾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也是我一直暴论的观点:决定未来汽车战争胜负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对“人”的理解。你以为自动驾驶的终极考场是德国不限速高速?错!是山东和河南的城乡结合部。只要“老头乐”这种不遵守任何规则的混沌生物还存在一天,任何实验室里跑出来的L4、L5都是笑话。只要大爷躺得快,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再多,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就是现实,混乱、蛮不讲理,但真实。

奔驰怒降18万,砸碎的不是价格,是百万车主的信仰-有驾

而新势力,尤其是中国的这帮卷王,他们天生就成长于这种混乱之中,他们更懂中国用户需要什么。他们知道,大部分人开车不是为了去纽北刷圈速,而是为了在堵车的环路上,能有一个稍微舒服点的空间刷刷抖音。他们知道,所谓的智能座舱,核心不是算力,而是能不能让后排的孩子安静地看《熊出没》。这哪是降价,这是往自己身上泼汽油啊!

奔驰怒降18万,砸碎的不是价格,是百万车主的信仰-有驾

所以,你看日产轩逸降4万,本田思域降5万,这些曾经的“家轿神话”,现在也开始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七伤拳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省油”、“耐用”这些标签,在电车一度电一块钱,保养基本等于不要钱的现实面前,显得极其苍白。这就好比你苦练了三十年铁砂掌,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AK47。你最好的防守,就是对方换子弹的间隙。

这局面就非常荒诞。BBA这些“旧神”通过自降身价,仿佛在说“你看,我们现在开窍了,也讲性价比了”。但这种行为本身,就消解了他们最核心的价值——那个“贵”字所代表的一切。他们想用新时代的玩法来打仗,却发现自己最厉害的武器,是自己必须亲手摧毁的东西。这就很道诡异仙。

而那些二线豪华,比如捷豹、路虎、沃尔沃,它们更是这场“血崩”中最惨的。本来就是靠着“差异化”和“品味”在夹缝中生存,大哥们一带头“跳楼”,它们连站的地方都没了。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现在BBA就是在爆破餐厅,那沃尔沃这种在餐厅里卖养生果盘的,就只能跟着一起成盒。

所以,面对这场燃油车的“大跳水”,我们到底该怎么看?我的结论可能有点反常识。这不是消费者的大胜利,而是一个时代的葬礼。说真的,我最近看牙医花的钱,比我加油的钱还多,这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这些降价的燃油车,就像是那些打折出售的实体书,你买回去可能会觉得很值,但你大概率不会再翻开它了。因为你的时间,你的注意力,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手机、被短视频、被那些新的“时间黑洞”给占据了。

汽车也一样。当汽车不再是身份的象征,不再是驾驶乐趣的载体,而逐渐回归其“交通工具”的本质属性时,决定它价值的,就只剩下“体验”和“效率”了。在这两个赛道上,燃油车的故事,讲真,已经快讲完了。所以,面对这一切,最好的选择是什么?是别买。真的,攒钱理财吧,或者至少买个好点的电动牙刷。车?一个让你从A点到B点的铁盒子而已,让你快乐的阈值会越来越高,而它能提供的,只会越来越少。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