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那一刻,镜头怼上去,贾跃亭半躺在MPV的后排,脸上的那种松弛,说是“如释重负”都嫌太文绉绉。
他像刚熬完一锅十年杂烩,终于能喘口气。
谁能想到,曾经的“PPT首富”,十年后还在加州造车现场咬牙硬撑,身后还背着20亿美元的债?
老贾这波,绝对不是普通人的创业剧本。
很多人都盯着那串数字——FX Super One刚亮相就破万订单,10034台,热闹程度跟春晚抢红包似的。
你说这是热卖还是热闹?
懂行的都知道,汽车圈的订单数字,水分比某些饮料还大。
蔚来、小鹏、理想,哪个没玩过“订单魔法”?
可贾跃亭不一样,他是“泥潭里翻滚十年还不服输”的典型,别人摔一跤回家,他摔完再站起来,继续讲他的造车故事。
这车也确实花活够多,8万美元的定价,轴距、屏幕、芯片、AI、混动,基本上能加的buff全加齐了。
你要说这是一场科技秀也不为过。
内行看配置,外行看噱头,只有贾跃亭自己知道,他得靠这些配置撑起一场翻身仗。
说到“翻身”,其实这词也挺魔幻。
十年前的贾跃亭,风衣一披就敢喊“生态化反”,梦想一刮就能吹到火星。
乐视大厦、乐视体育、乐视手机……现在提起这些名字,多少人笑出声。
可十年过去,那些一夜暴富、一地鸡毛的创业故事,像是被人按了暂停键,只有贾跃亭还在原地打圈。
有时真想问问他,每晚在洛杉矶的出租屋里,刷着微博、盯着手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外人吐槽他“下周回国”成了年度笑话,只有他自己知道,能不能真的回去,这事没那么简单。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谁会替你收拾烂摊子,20亿美元的债一口一口还,谁还敢说梦想不值钱?
法拉第未来的发布会现场,老贾的气场还在,只是比以前多了几分疲惫。
有人看他像马斯克,有人说他是“造车阿甘”,其实这俩人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马斯克手里全是牌,贾跃亭手里是“王炸”还是“老千”,没人说得清。
特斯拉上市那会儿也被喷成筛子,如今全球销量甩开同行几条街。
贾跃亭就没这么好运气,资本市场爱理不理,国内外两头受气,法拉第未来成了夹缝里的野草,风一吹就倒,阳光一晒又活了。
说到底,汽车圈哪有“童话”?
蔚来那几年交付也断断续续,理想的续航里程被人吐槽,小鹏前两年差点掉队,没人是真正的赢家。
贾跃亭还活着,靠的不是光环,是那股你死我活的“倔”。
你说他偏执,他自己大概也早就认了。
谁还没点执念?
只不过有人敢在全世界直播,有人只能在家里自言自语。
有些细节挺戳人的。
比如他站在台上,笑着讲订单,网友在弹幕里一边调侃一边截图。
有人揶揄:“这回饼能烙熟吗?”
也有老粉丝还在底下留言,“老贾加油,等你下周回国。”
说是调侃,其实谁心里没点酸涩?
毕竟,能把造车这事扛十年,脸皮和心脏都得是特斯拉级别的。
说到供应链,这玩意儿比脱发还难治。
你以为新势力烧钱就是烧在技术上?
大错特错,真正的难题全在量产、售后、渠道这些看不见的细节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老贾能不能熬过下一个夏天,得看谁愿意和他赌到底。
这种故事,放在中国互联网创业史里,真算得上独一份儿。
PPT造车、资本游戏、债务缠身,老贾身上的标签换了又换,唯一不变的是:还在折腾。
你说是笑话也罢,是奇迹也行,反正热闹归热闹,钱还得一分一分还,车还得一辆一辆交。
谁不是边走边想边试错?
这一圈看下来,谁家新势力不是这么熬过来的?
理想汽车上半年销量破20万,蔚来服务网点铺满全国,小鹏自动驾驶跑进城市。
数据是冷的,人是热的。
贾跃亭的数据,谁都能质疑,但他的人生,谁又能复制?
其实,最有意思的不是他能不能成功,而是他还在。
每次看到他又出来搞发布会,网友的弹幕都快成了大型许愿池。
有人说他是“造车届的张无忌”,走到哪都有人追杀;也有人说他是“创业者的信仰充值卡”,总能拉一波新韭菜。
可你真问问自己,谁愿意在全网看笑话的同时,还能继续拼命?
现实比段子精彩多了。
说到头,法拉第未来这场发布会,订单破万也好,资本游戏也罢,贾跃亭这十年,像极了中国新能源车的野蛮生长。
跌倒、爬起、再跌、再爬,没人给你剧本,全是“即兴发挥”。
他能不能量产、交付、还债,那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热搜一阵风,债务是真刀真枪。
说到这,不禁想问一句:你觉得老贾这回能翻盘吗?
还是下周回国这事儿,咱们下个月再聊?
评论区见,别光笑人家,顺便也问问自己,啥时候能把PPT里的理想熬成现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