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撑不过五年?3年理想ONE车主亲述真相

增程车到底能不能开五年?这问题我以前从没想过,直到我朋友老李上周给我打电话,语气里全是懊恼:“早知道就不信什么‘增程是过渡技术’的鬼话了,现在想换都卖不上价。”

老李不是别人,是我大学同学,三年前咬牙花30多万买了辆理想ONE,当时还发朋友圈说“一步到位,电车里程焦虑终结者”。结果呢?车子确实没让他失望——三年跑了将近9万公里,电池健康度92%,增程器启动安静得像猫走路,日常通勤用电,长途用油,油耗比同级SUV低一半。可最近他想换新车,一查二手车平台,报价直接打了七折,比同期的比亚迪唐DM-i、甚至某些纯电Model 3都低一截。他问我:“是不是增程车真像网上说的,撑不过五年?”

可问题真的出在车身上吗?还是我们对“值不值”的判断出了偏差?

增程车撑不过五年?3年理想ONE车主亲述真相-有驾

我们总习惯用手机的逻辑去衡量汽车:三年一换,五年淘汰。但车不是消费电子,它是耐用资产。理想ONE这三年的表现,其实恰恰证明了增程技术的成熟和稳定。中汽研去年发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图》里提到,国内主流增程系统的综合故障率已低于0.8%,远低于早期纯电车的三电问题频发期。而理想、问界这些品牌的用户调研显示,增程车主的三年留存率超过85%,远高于行业平均。

可为什么二手市场不买账?这就得说到一个更扎心的事实:技术没有输,输的是预期。

三年前,我们以为增程只是“过渡”,等电池技术突破,纯电一统天下。可现实是,电池能量密度年增速不到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远跟不上电动车销量爆发。反倒是增程,靠着“可油可电”的灵活性,在续航、补能、成本之间找到了黄金平衡点。今年上半年,增程车在30万以上新能源SUV市场的份额已经冲到41%,比2021年翻了两倍还多。

增程车撑不过五年?3年理想ONE车主亲述真相-有驾

你看,用户用钱包投了票,可资本市场和舆论却还在唱衰。这就造成了一种错位:车越开越顺,口碑越来越好,但二手残值却因为“过渡论”的标签被压着起不来。

所以,增程车开不了五年?不,是我们的认知还停留在五年前。

我问老李:“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买吗?”他沉默了几秒,说:“买。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它最懂我这种既要又要的人——要城市用电的安静便宜,又要周末带娃自驾的无忧续航。至于残值?谁说车一定要靠卖来回收价值?我这三年省下的油钱,快六万了,相当于每年白赚一台iPhone。”

增程车撑不过五年?3年理想ONE车主亲述真相-有驾

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们该换一种衡量标准。一辆车的好坏,不该只看它五年后能卖多少钱,更要看它在这五年里,有没有让每一次出发变得更轻松。

未来会怎样?电池技术当然会进步,800V高压平台、半固态电池也在路上。但能源结构的转型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而是多元共存的演进。就像当年燃油车没因电动车兴起而消失,增程也不会因为纯电发展就被淘汰。它可能不会是终极答案,但至少在未来十年,它会是很多人最务实的选择。

增程车撑不过五年?3年理想ONE车主亲述真相-有驾

所以,别再问增程车能不能开五年了。真正该问的是:当现实比口号更复杂时,我们有没有勇气承认,最好的技术,往往是那个最不“纯粹”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