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1%至110.6万辆,受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年度销量目标被大幅下调

比亚迪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1%,到110.6万辆,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太妙,但其实还算可以理解。尤其是在新能源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价格战像影子一样跟着。讲个具体的例子吧——我隔壁开车的王阿姨,去年买的比亚迪唐,一直挺满意,尤其是续航和性价比。但今年,她朋友圈里一直在看降价帮冲销量的消息。有次在路口追尾,她还笑着说:你看,这车降价了,比以前买得还便宜。这场价格战,谁都躲不开。

但是问题来了。就算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弯道超车,实际上,真的不容易。谁都知道,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浓度不断上升。传统汽车巨头、互联网巨头都盯着这块肥肉,连一向低调的日系车都开始降价。去年我试过的几款合资SUV,价格比去年同期低了20%左右。对比之前的市场格局,现在这个竞争态势,真像是百米冲刺变成了跑马拉松。你们想,做研发花的钱、供应链的博弈,都在变得更复杂。

比亚迪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1%至110.6万辆,受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年度销量目标被大幅下调-有驾

我刚才翻了一下比亚迪的财报和行业报告。假设这数字靠谱——九月销量比去年同期少了5.88%,插电式混动车型更是大幅滑坡25.6%。这并不是单纯卖得不好,更像是市场给比亚迪的放大镜。这里面其实隐藏了几个层面:一是市场逐渐饱和,需求变得挑剔;二是价格战战火越来越烈,利润被压缩;三是别的竞争对手在抢有限的市场份额。你说,广告费、补贴费还会继续花下去吗?也许比亚迪提前预警,知道增长放缓已成定局。

你们有没有发现,2020年之前,很多人还觉得比亚迪就靠新能源赚的盆满钵满,销量就像火箭一样飞升。这有点误导——没有后续的支撑,靠突击式的弯道超车能坚持多久?这个行业,硬实力还是第一,技术积累、供应链管理、市场布局这些硬核变数太多。就像我一朋友说:你说比亚迪靠的是什么?他这句话其实挺有意思——是不是靠一波一波的价格战?我听着心里一皱。

说到这里,也得自我找补。刚才有点片面——市场放缓、压力增大,不能就单靠价格战应对。这像是什么?就像你准备做饭,菜都炒好了一半,突然发现厨房水管爆了。你还指望用倒掉的热汤软化鸭脖子?不现实吧。得调整策略——加强技术研发,比如电池续航、快充;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说白了,就得稳扎稳打,而不是被价格战绑架。

而且,我在研究里看到一份资料——比亚迪的卖车成本,估算大概百公里在0.3元左右(不算油费,单纯电能和维护),其实还算可以接受。但这个数字,背后依然隐藏着高压。你想,如果市场连续低价,短期冲一冲还行,但长久呢?利润空间就要被压缩到极点。尤其是很多自主品牌,根基还不稳,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陷入困境。

比亚迪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1%至110.6万辆,受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年度销量目标被大幅下调-有驾

至于技术层面,坦率说,我觉得比亚迪的超硬核其实未必能持续。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噱头,能带来什么实际买单的价值?就像有次修车工跟我说:你家车要换电池吗?新款的电池容量又大,又快充,别人都在吹。但他补充一句:实际用起来,续航差不多,快充还比不上特斯拉。如果不是自己实测,怎么能这么直观感受到?市场反应,不就是这么回事嘛——噱头多,实用少。

我还记得朋友聊天时说:如今的新能源车,比以前更像是‘科技展示’,但消费者真正关心的,还是‘用车体验’。技术再先进,又不能马路上跑远点,否则只能站在试驾车上吹牛。你看,特斯拉都花大钱优化电池管理,追求极致续航;比亚迪虽然快正向,但也得面对限购、配套等软硬件考验。谁能在成人世界里,把实用性价比以及品牌信任做透,谁就有机会。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其实一直在琢磨,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到底是什么。你们说,压价、补贴,究竟能维持多久?一款车的利润,是在零售价基础上,扣掉制造、研发、渠道、广告、售后等所有黑洞之后剩下来的吗?我觉得未必。

比亚迪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1%至110.6万辆,受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年度销量目标被大幅下调-有驾

这还是个直扑要害的问题。比亚迪放大招降价,背后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策略。用我朋友的话说:你说他们到底信不信这个?还是急着用最低价抢市场份额?我觉得,可能都信点,又可能都存疑。毕竟,新的利润点在哪里?真是个大问号。

折返点在哪?我猜测也许还得再熬一段时间。市场的价格战可以持续,但不能一直打下去,否则就真抢不赢资本,变成亏本卖车。就像我列的那个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得考虑研发、渠道、售后、管理、税费……)分摊。如果售价一直下降,利润越压越低,最后就成了赔钱游戏。

这不禁让我想:未来比亚迪还能撑多久?还是说,他们心里也知道,哪天玩不动了,就会调整策略,回归硬核技术和品牌累积。说不定,小时间内还得靠促销、优惠续命。你们觉得,这阵价格风暴会持续多久?又会造成哪些阵痛?

比亚迪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1%至110.6万辆,受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年度销量目标被大幅下调-有驾

我的猜测——未必正确:这次销量下降,也许是个信号。行业都在经历洗牌,而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红海才刚刚开始。一年两年不可能变天,等到技术成熟,产品线更丰富,价格也许会逐步回稳。我有个朋友说:等5年以后,现在的价格战可能都成历史。我不知道,你怎么看?或者,下一步他们会怎么打——再推出点新奇玩意儿?还是会变得更加理性?所有的答案都藏在那个不断变化的市场里。

——

你之前关注过比亚迪的供应链问题吗?我觉得,这块潜在的地雷其实很大。不然,为什么会出现零部件涨价、交付延误的新闻?你看,每次厂家一宣布涨价,消费者反应都挺敏感。尤其是在这种低利润压榨的环境下,供应链的任何变动都可能放大。更别提最近原材料贵得离谱,铁矿、硅料、锂价涨到估算的三四倍,二手车的保值率也不好说。

算了,不说太远——这个行业的还是要依靠创新。但在价格战这个大舞台,创新就像点缀的香料。如果没有实打实的功能和品质支撑,说白了,攻击不上消费者心坎里,最后还是会被市场甩开。

比亚迪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1%至110.6万辆,受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年度销量目标被大幅下调-有驾

我知道,谈这个行业,永远讲不过实际。毕竟,车都是用脚投票的,不是靠宣传口号的。你们觉得,未来汽车行业的胜负手会是什么?真的还得看谁最脚踏实地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