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首周方盒子车销量榜出炉,长城大胜,钛7、自由者进前十

最近大家走在路上,有没有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变化?

就是马路上那些长得方方正正、看起来特别硬朗的车,好像一下子就多起来了。

以前一说起这种“方盒子”车,咱们脑子里想到的多半是奔驰G级、Jeep牧马人或者路虎卫士这些,感觉都是几十上百万,离咱们普通老百姓生活有点远。

10月首周方盒子车销量榜出炉,长城大胜,钛7、自由者进前十-有驾

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很多挂着我们自己国产品牌车标的方盒子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成了街头一道新的风景线。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不是大家的买车口味突然就变了?

其实,这不仅仅是审美变化那么简单,从最近一份关于这类车型销量的统计数据里,我们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在一个过去不怎么起眼的细分市场里,上演了一场非常漂亮的逆袭。

这份数据显示,在十月第一周的方盒子车型销量排行榜前十名里,竟然全部都是我们自主品牌的车型。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相当震撼了,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分一杯羹,而是直接把整个场子都给包了下来。

这种现象在几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它说明我们的汽车厂家不光学会了怎么造车,更学会了怎么去理解和满足现在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咱们先来看看这次榜单上表现最抢眼的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品牌简直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

前十名里,哈弗一家就占了三席,分别是排在第一名的哈弗大狗、第三名的哈弗猛龙,还有第九名的哈弗二代大狗。

这可不是偶然,背后是长城汽车非常清晰和精准的市场策略。

就拿哈弗大狗来说,它算是国内最早把“方盒子”这个概念平民化的车型之一。

它非常聪明地抓住了一个很多人都有的心理:很多人都喜欢硬派越野车那种威猛的外观,觉得特别有安全感,有个性,但真要让他们每天开着一台底盘硬邦邦、油耗又高得吓人的车上下班通勤,那绝对是一种折磨。

10月首周方盒子车销量榜出炉,长城大胜,钛7、自由者进前十-有驾

哈弗大狗就解决了这个矛盾,它给了你一个硬汉的外观,但开起来的感觉、乘坐的舒适性,其实更像一台我们熟悉的城市SUV。

它用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叫“3/4刻度座驾”,意思就是比普通城市SUV多了些野性,但又没到纯硬派越野那么极端,正好卡在了一个非常舒服的位置。

事实证明,这个定位非常成功,周销量达到了三千辆,稳稳地坐在了冠军宝座上。

而哈弗猛龙,则是哈弗在新能源时代布下的一颗重要棋子。

它搭载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电控四驱系统。

这对普通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在城里开,可以多用电,又省钱又安静;周末想去郊区或者路况不好的地方玩,它前后两个电机提供的动力和四驱能力,比很多同价位的燃油车还要强。

它完美地解决了“想要硬派”和“想要省油”这两个看似对立的需求,让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紧随其后的销量也证明了,这种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方盒子”,非常受市场欢迎。

再加上定位稍有不同的哈弗二代大狗,三款车形成了一个价格从十几万到二十万出头的完整产品线,不管你的预算是多少,都能在哈弗这里找到一款适合你的方盒子。

如果说长城汽车是靠着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完善的产品布局取得了成功,那么像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和奇瑞旗下的捷途、iCAR等品牌的入局,则更像是带着一身高科技本领来改变游戏规则的。

榜单上排在第二名的,就是关注度非常高的方程豹豹5。

这款车一出来,就给整个硬派越野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10月首周方盒子车销量榜出炉,长城大胜,钛7、自由者进前十-有驾

因为它带来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传统硬派越野车那个结实抗造的“大梁”底盘,和比亚迪最擅长的新能源电池、电机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这么做的好处是,它既保留了硬派越野车强大的通过性和车身刚性,又拥有了新能源车那种动力响应快、行驶安静、用车成本低的优点,甚至还多出了一些比如“原地掉头”这样的黑科技功能。

这已经不是在同一个维度上竞争了,而是用技术优势,直接抬高了整个市场的门槛,告诉大家,未来的硬派越野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同样,奇瑞集团的表现也相当亮眼。

旗下的捷途旅行者,走的是一条非常亲民的路线。

它的策略很明确,就是用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给你一个看起来非常硬朗、非常有设计感的外观。

对于很多预算有限,但又想拥有一台个性座驾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它可能在极限越野性能上不如那些更专业的车型,但在日常使用和视觉效果上,绝对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它让“方盒子”这种车型,从一个小众的“玩具”,变成了一个普通家庭也能消费得起的“潮品”。

而奇瑞的另一个品牌iCAR,则推出了一款纯电动的小型方盒子车iCAR 03(原文为V23),它用更小的尺寸和纯电动的驱动方式,瞄准了更年轻的消费群体,证明了方盒子造型在纯电领域同样大有可为。

总的来看,这张看似简单的销量榜单,其实是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向上突破的一个缩影。

它们不再是单一地模仿国外成熟车型,而是开始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审美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

有的品牌擅长精准定位,用一个产品家族覆盖更广的人群;有的品牌手握核心技术,用技术创新来重新定义产品;还有的品牌则善于控制成本,用高性价比来迅速占领市场。

正是这种百花齐放、各显神通的局面,才让曾经被少数进口品牌垄断的方盒子车市场,变成了如今自主品牌大放异彩的舞台。

这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国家整个汽车工业体系的成熟与自信,从设计、研发到生产、营销,每一个环节都在进步,最终才能为我们消费者带来这么多既有特色又买得起的好产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