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企竞争渗透至各大细分赛道的背景下,A0级新能源轿车销售增长达到97.6%,五菱新车上市抢占“金九银十”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焦点

在车企厮杀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型逐渐渗透到细分市场的背景下,我觉得这个变化挺明显的。你看,从去年开始,A0级别的纯电小车就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我翻了翻,今年8月,A0级新能源轿车的增速居然到了61.6%,这在我眼里,已经算是非常高的速度了。而且,前8个月的销量飙到了62.9万台,增长率接近一倍——97.6%。这不是明天会更好,而是直接天亮了的感受。

我在想,这股热潮到底是怎么来的?显然,除了政策鼓励和补贴,市场心态变化也很重要。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那天我和朋友聊天,他也是汽车行业稍微接触点。问我:你猜,为什么这几年A0级别的小车这么火?我当时就说:便宜又好用,特别适合城市通勤。他笑了笑说:你觉得是不是因为年轻人买车门槛低?再加上,城市限行,尤其是大城市,A0车刚好符合这些需求。没想到他还补充:这个细分市场也像个‘病毒球’,一旦对准目标,铺天盖地的仿制品就出来了。

在车企竞争渗透至各大细分赛道的背景下,A0级新能源轿车销售增长达到97.6%,五菱新车上市抢占“金九银十”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其实说白了,造车企业的策略也在变。一线车企们都知道,这块蛋糕不抢白不抢,不抢就被别人抢了。你看吉利、五菱,都在加码这个市场份额。尤其五菱,有趣得很——他们不是一直坐稳自己微车大佬的位置吗?今年突然搞了个新车,叫缤果S,上市就冲着金九银十去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觉得这次五菱的套路还挺典型的。他们一共推出四款配置,指导价在6.68万到7.98万,享受国家和地方补贴后,最低能到6.38万,最高到7.68万。换句话说,这车的价格,几乎就跟一些合资微型车差不多,变得能玩得起的价位。更别说,加上补贴后,实际到手价差不多两个万元就可以搞定。是不是觉得挺不容易?我觉得这背后实际成本其实挺低的,如果你听过修理工说一句话:这个价位,基本上能卖个车出来,利润就那么点,主要是块市场跑出来。

在车企竞争渗透至各大细分赛道的背景下,A0级新能源轿车销售增长达到97.6%,五菱新车上市抢占“金九银十”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这车到底值不值?我觉得不能只看价格,从产品力角度讲,五菱不马虎。他们强调,缤果S基于天舆架构M平台打造——这个平台我也没研究透,就是说车不算特别复杂,但设计上更用心。颜值、舒适性、智能化、安全性都实现了跃进。比如人家说,这次荣获2025中国十佳车身大奖,用的材料和结构都挺安全。白车身高强钢到74.5%,关键区域还用了1500MPa的超高强钢。尤其安全气囊、540度全景影像这些配置,对于A0级别的车来说,还是挺心头好。

我想,核心其实在于用户体验。这帮年轻人有限的预算里,不想买个看起来像塑料袋的车,还得配智能、大安全。五菱这次提供的神炼电池,碰撞零自燃,技术可不是随便吹的。我在相册里翻了翻早期的案例,发现多数微车死在安全和耐用两方面,但缤果S似乎在这方面走得更前。

但是我自己也在犹豫:未来这些爆款能持续吗?还是说,到明年就变成历史?毕竟市场变化太快。就算我不说,同行的销售也会告诉你:今年热的其实是死的快——明年就得看新鲜货了。像五菱这样,之前一出口就是低端微车,现在突然跳到这档次,是战略上的大布局,还是趁热打铁?我也不敢百分百确定。

在车企竞争渗透至各大细分赛道的背景下,A0级新能源轿车销售增长达到97.6%,五菱新车上市抢占“金九银十”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我还在想,除了价格和产品力,渠道也很重要。五菱这次搞活动,双节礼、补贴,都是冲着抢市场去的。你觉得,像这种会员制+补贴+限时优惠的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对我来说,渠道的密集铺垫和供应链的稳定,也决定了这些车型的存在感。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你觉得,未来新能源小车会不会继续爆发,还是会被玩法变得越发复杂所困扰?

要不是我最近看看供应链上的情报,真没意识到,几乎所有品牌都在用电池这张牌拼命拼。五菱用了神炼电池,据说是自主研发,碰撞测试零自燃。这在微车里,是少见的。其实我还在想:这种硬核背后,成本到底是多少?估算下来,百公里的电耗可能在12-15度左右,电池成本全算的话,能不能还保持这个价格?我猜,成本要控制到1.5元/公里,利润可能不高,但量足了,一切就都可以谈。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确实觉得,像五菱这次的策略,也算是试水高品质标签吧。过去,微车就是价廉物美,现在要加点颜值+安全的牌,拨云见日的做法。你觉得,他们这样做,能持续多久?还是说,几年后可能会变脸,像拼多多一样,学会高端?

在车企竞争渗透至各大细分赛道的背景下,A0级新能源轿车销售增长达到97.6%,五菱新车上市抢占“金九银十”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反正,市场我一方面看好,另一方面又很嫌麻烦地担心下一步怎么走。尤其是在供应链压力、原料涨价、行业洗牌这么快的情况下。就像最近我朋友在修车厂看汽车,他说:这个电动版本的微车,零件比燃油车复杂得多,装配难度也变大,成本控不住。我想,未来怎么突破这些困扰,可能都会在安全、智能与成本之间找一种平衡。

最后吧,我其实挺好奇:你身边有没有人因为这类车买了?他们是真喜欢,还是觉得再便宜点就好了?我自己买车的经历告诉我,成本和体验永远要兼顾,剩下的就看厂家会怎么突围了。你呢?下一轮会不会是智选微车流行起来的那一天?还真不好说,毕竟大环境变得越发有趣。

在车企竞争渗透至各大细分赛道的背景下,A0级新能源轿车销售增长达到97.6%,五菱新车上市抢占“金九银十”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你觉得,新能源微车未来最大的变数,会是什么?价格、技术、还是用户的认知?还是……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