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老百姓的圈子里,聊车的话题是越来越热了。
特别是7月份的汽车销售数据一出来,很多人看到新闻标题说市场实现了“较好增长”,心里挺高兴,觉得经济在回暖,大家又有钱买车了。
可仔细一看数据,又会发现点让人犯嘀咕的地方,说7月份卖出去的车比6月份少了12.4%。
这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这增长到底是实打实的,还是有点虚火?
其实,这背后没那么复杂,只要咱们一层一层地把事儿捋清楚,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几个数字的增增减减,而是一场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中国汽车市场的大洗牌,而且这场牌局,咱们自己的品牌打得是真漂亮。
首先,咱们得说说为啥这个“较好增长”没毛病。
7月份全国一共卖了182.6万辆乘用车,这个数字跟去年7月份比,确实是多了6.3%。
更厉害的是,去年7月已经是历史上的最高纪录了,今年又在这个最高纪录的基础上,还多卖了3%,这就像是百米赛跑,你去年破了纪录,今年又把自己去年的纪录给破了,这当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那为啥跟今年6月份比又降了呢?
这得看全年的大节奏。
今年的车市,就像跑一场马拉松,年初的时候天气冷,大家都没跑开,所以是“前低”;到了四五六月份,国家出台了各种“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地方上也跟着发福利,车企自己也拼命降价促销,等于是一下子给你打了好几针兴奋剂,所以大家就猛冲了一波,这是“中高”;到了7月份,这波政策红利的高潮过去了,就像运动员冲刺了一段得缓口气,调整一下节奏,所以销量稍微回落一点,这是非常正常的“后平”调整。
总不能指望天天都跟过年一样吧?
所以,从全年来看,这个增长是扎实的。
但是,真正精彩的部分,不在于这个总数,而在于这182.6万辆车里,到底都是谁家的车。
这就像看一场大戏,主角和配角的位置,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就是咱们的自主品牌,也就是国产车。
7月份,国产车自己就卖了121万辆,同比增长了14%,市场占有率达到了一个惊人的65.9%!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现在马路上新跑的每三辆车里,就有两辆是挂着中国品牌的标志。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分一杯羹了,这简直是把整个蛋糕的大头都端到自己面前了。
从今年一开年到7月份,国产车的累计市场份额也达到了64%,比去年同期涨了将近7个百分点。
为啥这么牛?
关键就在于咱们在新能源这条路上,起步早,决心大,跑得快。
当别的品牌还在犹豫要不要造电车的时候,我们的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企业,已经把产品线铺得满满当当,从几万块的代步小车,到几十万的高端智能车,应有尽有。
消费者又不傻,谁的技术好,谁的产品用着舒服、省钱,就买谁的。
与国产车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那些曾经让我们觉得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
7月份,它们总共才卖了45万辆车,跟去年比基本没啥增长。
具体看,德系车的份额在掉,美系车的份额也在掉,只有日系车勉强维持住了。
原因其实就一个,就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考场上,它们交了白卷。
咱们来看看这个差距有多夸张:买国产车的用户里,有74.9%的人选择了新能源车;而买主流合资品牌的,这个比例只有区区6.7%。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机刷视频、移动支付了,你还在坚持卖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机,那肯定卖不动啊。
过去靠着燃油车积累下的品牌光环,在新能源这股大浪潮面前,显得越来越暗淡。
它们的转型实在是太慢了,慢到快要被市场抛弃了。
再看看豪华车,以前总觉得它们是金字塔尖,不受影响。
结果呢?
7月份销量同比大跌了20%,是所有类别里跌得最惨的。
这又是为什么?
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咱们老百姓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了,不再觉得买个豪华车标就高人一等,更看重实际的体验和性价比。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咱们的国产品牌也做出了能跟豪华车掰手腕的高端车。
比如问界、理想、蔚来这些,智能化水平、乘坐舒适度,甚至在一些设计和用料上,都做得非常出色,价格还更有优势。
以前是没得选,只能在BBA里挑,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就分流走了很多客户。
所以说,7月份的车市,表面看是销量的波动,内里其实是一场围绕“新能源”展开的权力交接。
谁抓住了新能源,谁就抓住了未来。
在这个核心战场上,咱们自主品牌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7月份卖出去的新能源车里,有70%都是国产品牌。
而像小鹏、零跑、小米这些新势力,也像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占据了21.4%的份额,它们用更新的理念和技术,不断给市场带来惊喜。
就连曾经被看作是新能源“神话”的特斯拉,现在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降到了4.1%。
这不是说特斯拉不好了,而是中国的对手们实在是太强大了,整个市场的竞争水平都被拉高了。
这场变革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新能源车的渗透率。
7月份,这个数字达到了54%。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它标志着新能源车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新潮玩具”,而是超过一半人购车的首选,正式从政策扶持阶段,进入了市场驱动的爆发期。
其中,比亚迪一个月就卖了27万多辆,简直是独一档的存在,后面还有吉利、长安、五菱等一大批实力派选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军团”。
更让人自豪的是,咱们的车不仅在国内卖得火,还大踏步地走向了世界。
7月份,新能源车出口量同比暴增了120.4%,翻了一倍还多。
在所有出口的汽车里,新能源车占了将近一半。
比亚迪、奇瑞这些品牌在海外都卖得非常好。
而且我们的出口模式也在升级,不再是简单地把车运出去卖掉,而是开始在海外建厂,搞散件组装,把技术、供应链和管理经验一起带出去。
这才是真正有远见的全球化战略,说明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全球市场的认可。
展望接下来的市场,8月份应该会继续保持平稳。
新一轮的补贴政策资金已经到位,加上马上就是9月开学季,很多家庭有买第二辆车接送孩子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有保障的。
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也开始变得更加理性,那种不计成本、互相砍价的“价格战”有所降温。
车企们开始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提升技术、打磨产品和做好服务上。
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能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技术更先进、质量更可靠、服务更贴心的好车,这才是整个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的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