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UNI-V运动轿跑设计独特

第三代UNI-V登场:当设计会说话,运动轿跑该有的样子它都有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图什么?有人说要实用,有人说要智能,但更多人心里藏着一个词——“态度”。尤其是在15万级运动轿跑市场,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个性的延伸。今天要聊的第三代UNI-V,大概就是把"态度"二字刻进DNA里的选手——当别人还在纠结"中规中矩"时,它早就用设计告诉世界:运动轿跑,本该如此。

先看脸:鲨鱼鼻仿生,把"攻击性"藏进优雅里

第一眼看到第三代UNI-V,很难不被车头"抓住"。它用了鲨鱼鼻仿生前脸,但别误会,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把鲨鱼捕猎时的蓄势感揉进了设计里。格栅不再是传统的横条或点阵,而是用了参数化的菱形格,像鲨鱼鳃裂一样向两侧延伸,配合下压的车头线条,站在车前就能感觉到一股"往前冲"的劲儿。

第三代UNI-V运动轿跑设计独特-有驾

大灯设计也藏着小心思——狭长的LED日行灯像鲨鱼的眼睛,点亮时带点"眯眼笑"的狡黠,远近光灯则隐藏在格栅两侧,不亮时几乎"隐形",整个前脸看起来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装饰,却比那些堆砌镀铬条的车型更有记忆点。设计师说这叫"少即是多",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每一笔,都为"运动"服务。

再看侧:溜背不是跟风,是空气与美学的共舞

第三代UNI-V运动轿跑设计独特-有驾

都说"无溜背,不轿跑",但第三代UNI-V的溜背,玩出了新花样。从B柱开始下滑的车顶线条,不像有些车型那样生硬"砍一刀",而是像水流过鹅卵石一样自然过渡,到车尾时形成一个短促有力的"鸭尾"。这种设计可不是为了好看——实测风阻系数做到了0.25Cd,比很多同级别车型更低,高速行驶时能明显感觉到车身"贴"在路面上。

腰线也值得一说。它没有用贯穿式的直线,而是从前翼子板向上扬起,到后门处突然下沉,配合18英寸的轮毂(顶配19英寸),静止时就像一头蹲伏的猎豹,肌肉紧绷却毫不费力。妙的是车窗比例,窗线在C柱处微微上翘,让车身侧面看起来更修长,哪怕停在C级车旁边,气场也不输。

第三代UNI-V运动轿跑设计独特-有驾

后看尾:贯穿式尾灯,是黑夜里的"签名"

如果说前脸是"初见惊艳",那车尾就是"回味无穷"。第三代UNI-V用了贯穿式尾灯,但拒绝"千篇一律"。灯带中间做了熏黑处理,两侧则延伸出"箭羽"状的灯组,点亮时像两支准备离弦的箭,辨识度直接拉满。更绝的是转向灯,流水式点亮效果从内向外扩散,晚上开车时,后视镜里看一眼,自己都觉得"这灯,值回票价"。

下方的双边共四出排气可不是"样子货",真实排气声浪低沉有力,运动模式下深踩油门,还能听到明显的"回火"声——别担心,不吵,刚刚好能让你记住:这不是一台"温顺"的家用车。

第三代UNI-V运动轿跑设计独特-有驾

写在后:设计是态度,更是与用户的"共鸣"

从鲨鱼鼻前脸到溜背车身,再到贯穿式尾灯,第三代UNI-V的设计从来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特立独行。它更像是在和年轻人对话:你讨厌沉闷?那我用线条打破常规;你追求运动?那我用空气动力学给你贴地飞行的底气;你想要个性?那我用每一处细节做你的"行走名片"。

有人说,现在的汽车设计越来越"同质化"。但第三代UNI-V告诉我们:真正的运动轿跑,不该被定义。它用设计证明,“破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敢把锋芒露出来,敢和用户一起"敢为不同”。

现在问题来了:这样的第三代UNI-V,是你心里运动轿跑该有的样子吗?评论区聊聊,你觉得一台"有态度"的轿跑,还该具备什么?

#汽车新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