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晚,中大型SUV小米YU7创下了行业奇迹:3分钟订单突破20万台,锁单量迅速达到了24万台。
面对这样的成绩,就连雷军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天呐!”
然而,仅仅72小时后,一场围绕YU7的危机风暴席卷而来。
6月27日,一段10秒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
在天津V1国际赛车场的赛道测试中,一辆小米YU7 Max的刹车盘突然窜出半米高的火焰,红外测温仪显示温度高达619°C。
这一画面迅速点燃了舆论场,“买小米送打火机”、“赛道刺客”等调侃如病毒般传播。
刹车盘起火事件只是开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小米汽车接连遭遇交付危机、用户投诉和友商围剿,将雷军和他的造车团队推向了风口浪尖。
当懂车帝测试车手何晓乐将小米YU7 Max驶回维修区时,右前轮刹车盘突然迸发出明火,左前轮紧随其后。
这一幕发生在车辆刚刚跑出2分18秒66的同级最快圈速后,这样的成绩甚至超过了同场测试的小米SU7 Max、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
现场数据显示,YU7 Max以221.62公里/小时的尾速冲线,在三号弯道已经触发制动过热预警。
面对汹涌的舆论,小米汽车在6月28日深夜紧急发布《答网友问(第163集)》,解释称起火是“极端操作”导致的结果。
测试时,YU7只跑了一个暖胎圈和一个飞行圈,结束后没有进行正常的散热处理就直接驶入维修区驻车。
正是这一操作,导致刹车片中的有机材料在高温下被引燃。
小米特别指出,测试车并未开启“大师模式”里的“能量回收增强”功能。
这个为赛道场景准备的配置可以减轻刹车负担,即便ABS触发抱死,也能提供高达0.2G的能量回收力,从而延缓刹车系统过热。
换句话说,如果打开了这个功能,刹车片着火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就在刹车起火的舆论风波尚未平息之际,小米于6月30日宣布YU7锁单量突破28万台。
这个数字刷新了行业预售纪录,却将小米拖入了更深的困境。
6月28日,小米汽车App更新了交付周期,让期待尽早提车的用户心凉了半截:
Max版最快也要等33周,Pro版48周起步,标准版甚至排到了53周之后。
照这个节奏,多数人提车要等到2026年夏天。
“我生个娃才39周,买个车你让等58周。”一位女性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吐槽道出了众多预订者的焦虑。
更现实的是,2025年底前的购车补贴政策可能改变,等车用户或将多花3万元。
小米目前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京亦庄的第一期工厂,年产能仅15万辆。
二期工厂虽已规划,但尚未全面投产,仍在调试与人员扩充阶段,预计最快将在7月正式投产。
6月19日,小米以6.35亿元取得了相邻的新工业用地,外界猜测将用于三期工厂建设。
但土地交割到厂房竣工再到设备投产,至少需要12个月以上的周期,远水难解近渴。
等待如此漫长,引发了黄牛与友商的狂欢。
在闲鱼等二手平台,YU7 Max准现车订单的转让帖比比皆是,价格在3000元到2万元不等。
黄牛锁单后加价倒卖,利用的正是小米“高需求+慢交付”的市场局面。
此次刹车片起火事件,并非小米汽车首次面临安全性质疑。
今年3月29日夜,一辆小米SU7在安徽德上高速发生事故起火,造成三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
当时雷军沉重回应:“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
在电动车车祸起火导致3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之后,“着火”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第一担忧词”。
每一次事故,无论是否小米的责任,都会被放在聚光灯下审视,这与雷军将品牌人格化的策略密切相关。
雷军亲自上发布会、试驾、短视频,将个人IP与品牌深度绑定。
当产品出问题时,人们不是质疑产品经理或测试团队,而是直接质疑雷军本人。
品牌人格化带来了流量红利,也带来了责任放大效应。
雷军曾言:“安全不仅仅是豪华,没有安全其实什么都没有。”
如今,YU7的经历成了小米的“热度的炼火”。
它烧出了订单神话,也烧出了品牌在安全信任、交付能力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多重挑战。
在直观的起火视频面前,技术解构再详细,也依然难以完全抵消公众情绪的波动。
28万个订单,是市场的狂热,也是品牌的考验。
能否兑现这28万份热情,取决于接下来每一台车、每一次交付、每一个服务节点。
这不是靠发布会热血就能赢的,是靠体系稳定、节奏可控、品牌信任一点点筑起的长期战役。
当刹车盘温度突破600℃的瞬间,YU7面临的不仅是材料极限的考验,更是一家从消费电子跨界造车的企业,在汽车工业领域的真正成人礼。
火焰终将熄灭,但关于安全、信任与承诺的思考,将长久地留在每一位关注者的心中。
小米YU7的下一步不是再赢热搜,而是赢用户的冷静掌声。
—END—
参考资料
1. 网易新闻:《小米深夜回应YU7起火,雷军最发愁的事来了!》
2. 深港在线:《YU7测试时刹车片起火 小米汽车回应 官方回应:极端工况下的物理现象!》
3. CMOVIP:《小米深夜回应!YU7起火,雷军的麻烦来了》
4. 腾讯新闻:《小米YU7上市不到48小时,网友发现刹车片起火,官方回应使用正常,网友戏称,为发烧而生》
5. 广告门:《3起事件72小时内爆发,小米YU7公关系统承压实录》
6. 0xu.cn:《懂车帝小米YU7赛道测试时刹车片起火 小米汽车回应!总结:不会开、没常识》
7. 网易新闻:《YU7突破28万单,雷军被围攻了》
8. 搜狐新闻:《小米YU7正遭遇公关危机三连击:生娃才39周,买车等你58周?》
9. 搜狐新闻:《小米回应刹车起火》
10. 凤凰新闻:《刚刚,雷军回应安徽SU7事故!小米汽车官方也做出回应》
(小可 老A)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