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7L,3.0T V6+四驱+空悬,低调的C级绝美轿跑
小时候邻居老王家就开着一辆老款奥迪,那会儿我只觉得这车屁股长、前脸带点傲气。后来进城上班,才发现身边真正懂得挑奥迪的人其实不多。最近朋友群里有人问起A7L,说是看中了它那3.0T V6和四驱系统,还有空悬,说实话,这配置搁现在真不常见了。
有天路过4S店,我顺嘴问销售小哥:“A7L咋样?不是说性价比高嘛。”他嘿嘿一笑,“你要是冲动力去的,看55TFSI吧,V6那台,不差钱直接上顶配。不过买的人没想象中多,大部分还是奔着2.0T来的。”我心里琢磨了一下,这车落地三十来万起步,比进口A7便宜不少,可马路上还真少见。
讲真,45TFSI那个2.0高功率发动机已经很够用。听修理厂李师傅唠叨过,他给人保养的时候顺手测过油耗,说城区能压到八个油左右,高速更省点。“关键是双离合换挡快,就是偶尔低速有点闯动,小毛病,不影响大局。”李师傅嘴碎,但对动力总成评价还算靠谱。
不过真正让我印象深的是55TFSI版本。这台3.0 V6加48V轻混系统,上次试驾时,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扎实得很。据说零百5秒多一点儿。我当时坐副驾,被吓了一跳——毕竟自吸时代的奥迪早都没了,现在涡轮增压加电机辅助,也算赶潮流。但话又说回来,这套动力贵是真贵,还得看钱包厚度。
外观这事,每个人眼光都不一样。我老婆第一次看到A7L,还以为是加长版A6。“怎么感觉不像原来那个溜背造型?”她嘀咕一句。我只能解释:国产后拉长轴距,把尾巴做成三厢,是为了后排空间妥协了运动范儿。有些喜欢原汁原味轿跑线条的人可能接受不了,但家里老人倒觉得宽敞舒服,有时候审美和实际需求就是两码事。
夜晚回小区停车,有次碰到隔壁楼张叔。他远远喊:“哎,你这车灯咋那么亮?是不是装了啥黑科技?”其实也不是啥秘密,“灯厂”名号不是白叫的,全LED矩阵大灯、贯穿式尾灯组,再加动态流水效果,每次解锁都有仪式感。只是修理工小周私底下吐槽:“别摔坏,一套下来可比普通卤素贵太多。”
内饰方面还是典型德系风格,中控屏幕一层叠一层,我刚开始还有点懵,经常按错地方。后来熟悉之后发现挺方便,比如左侧液晶仪表能切导航地图,中间主屏负责娱乐,下方再管空调座椅这些杂七杂八的小功能。有个冷门配置,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高级音响选装包(Bang & Olufsen),群友阿伟提过一次,他平时喜欢在地库听歌,那环绕声确实有氛围,不过价格也水涨船高,就看值不值自己掏腰包了。
至于驾驶体验嘛,有段时间上海暴雨积水严重,我借同事的A7L出门办事。当时正好用到了空气悬挂,把底盘升起来走烂路特别安心。不像以前开的那些低趴轿跑,一遇坑洼就肉疼。而且高速行驶自动降低高度,也省油稳定些。不过维修技师老郑提醒我一句:“空悬别瞎折腾,用久了漏气可麻烦。”他见惯太多人图新鲜玩升降,到头来保养费直线上涨,所以日常最好还是少动为妙。
二手市场倒是不热闹,同年入手的一位同学去年挂牌卖自己的2021款3.0顶配,用了一年掉价接近十万。他自嘲道“情怀归情怀,现实归现实”,但依旧舍不得那份独特设计和驾驶质感。据他说,新款电子助力转向偏轻,高速略飘,需要适应一下;而且智能驾驶辅助只有高配才全系标配,大多数人根本用不上全套功能,只图个新鲜劲儿罢了。
生活里的琐碎总让人意外。有回带孩子出去玩,小朋友把奶茶撒在后排皮座椅缝隙里,本以为清洗麻烦死,却被洗车店老板娘教了一招:用牙刷蘸泡沫慢慢刷,再拿吸尘器收尾,还真干净。这种细节上的照顾,其实也是豪华品牌默默藏的小贴心吧,只不过没人专门宣传罢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