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尤其是SUV这个领域,各种新车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
在大家都追求流线型、城市化的设计时,总有那么一些车,偏要走不一样的路,坚持自己硬朗的“方盒子”造型,哈弗猛龙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不,就在前几天,2025款的哈弗猛龙Hi4正式亮相了,这次的改款可以说是从里到外都进行了一次大升级,整个车给人的感觉,就是更“硬”了,也更聪明了。
咱们先从大家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外观说起。
一台车的气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前脸决定的。
新款猛龙Hi4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它换上了一套全新的网格状中网。
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是个格栅嘛,能有多大区别?
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首先,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区分。
长城汽车很巧妙地用这种设计,把插电混动版的猛龙和未来可能会推出的纯燃油版车型区分开来,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认出谁是谁,这是一种很聪明的产品策略。
其次,这种粗壮、交错的网格设计,在视觉上就充满了力量感和野性,相比之前竖条状的设计,显得更加不羁和硬派,仿佛在告诉你,它不只是能在城市里代步,更渴望去野外撒欢。
再看车灯,也从原来的圆形改成了全新的方形大灯,里面还带有透镜结构。
这种方方正正的设计,可以说是在向那些经典的硬派越野车,比如奔驰G级、路虎卫士这些“方盒子”界的鼻祖们致敬。
但它又不是简单的复古,内部精致的透镜让它在硬朗中透着一股科技感,这就好比一个肌肉发达的硬汉,同时又有着深邃明亮的眼睛,显得既有力量又有智慧。
前保险杠依旧是那种厚实、粗犷的风格,整个前脸组合起来,就是一副随时准备去征服大自然的姿态。
从车身侧面看,这台车的硬派气质就更明显了。
它的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800毫米、1950毫米和1843毫米,轴距是2738毫米。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这个1950毫米的车身宽度,在同级别的紧凑型SUV里,这绝对算是个“大块头”了。
更宽的车身不仅让车看起来更霸气,更重要的是能带来更宽的轮距,这意味着在高速行驶或者走一些坑洼路面的时候,车辆的稳定性会更好,不容易发飘,开起来心里更踏实。
车身侧面,像轮圈、行李架这些部分都做了黑化处理,看起来酷酷的。
那个向外扩张得非常明显的轮眉,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是在用一种很直白的方式告诉你,这台车不怕走烂路,它的悬挂行程和通过能力都很有底气。
车顶的行李架也经过了强化和拓展,不再是个样子货,是真的可以让你捆上行李箱、自行车甚至是车顶帐篷,大大增强了出游的实用性。
车尾的设计同样是看点十足。
尾灯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变成了一体式的造型,和车头的方形大灯形成了很好的呼应,让整台车的设计语言非常统一。
厚实的后保险杠和那个标志性的外挂式备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书包”,都得到了保留,这可是硬派越野的灵魂元素。
后尾门依旧是方便实用的侧向开启方式。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变化,就是“小书包”上的车标,从原来哈弗的英文“HAVAL”,换成了长城汽车集团的英文缩写“GWM”。
这个小小的改动,其实背后有很深的含义。
它表明哈弗猛龙这款车,在长城内部的战略地位得到了提升,它不再仅仅是哈弗品牌下的一款产品,而是被当成了整个长城汽车集团在新能源越野领域的一张名片来打造。
这既是品牌自信的体现,也是在向市场宣告,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集团,完全有能力、有技术去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硬派SUV。
拉开车门坐进车里,你会发现2025款猛龙的内饰变化同样是实实在在的。
最让人惊喜,也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一点,就是它取消了传统的地台式换挡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鸡腿”挡把,改为了方向盘后方的怀挡设计。
这个改变带来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
你想想,原来中央通道那一大块宝贵的空间,被一个挡把占着,现在整个区域都被解放了出来,设计师就可以在这里布置更大的储物格、无线充电面板和杯架。
你的手机、钱包、钥匙、一大杯咖啡,都能找到合适又顺手的地方放,整个驾驶舱显得清爽又规整,这种对空间的优化利用,对于日常驾驶来说,便利性提升得不是一点半点。
方向盘也换成了全新的两幅式设计,造型更简约,上面的多功能按键布局也更合理,操作起来更方便,盲操也不容易出错。
驾驶员面前的仪表盘是一块全液晶屏幕,除了显示常规的时速、转速、电量、油量等信息外,还能用非常酷炫的3D效果来展示车辆的驾驶模式、四驱系统的工作状态、动力流向等,让你对车辆的每一个状态都了如指掌,这种掌控感正是开一台硬派SUV所追求的。
中控台中央那块悬浮式的大屏幕,尺寸可观,里面搭载的是长城自家的Coffee OS智能系统。
这套系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操作流畅度、界面美观度和功能的丰富性都做得很不错,用起来就像一部智能手机一样简单。
更厉害的是,它还集成了540度全景影像功能。
你没听错,是540度,它不仅能显示车辆周围360度的环境,还能显示车底下的路况,就好像给车底装了个摄像头一样。
这个功能在什么时候最有用呢?
比如你在野外要通过一个布满乱石的河道,或者在城市里要上一个很陡的马路牙子,心里没底的时候,打开这个功能,车底下的情况就一清二楚了,哪块石头能过,哪个坑要避开,全都看得明明白白。
这种科技带来的安全感,是过去的传统越野车给不了的。
此外,车内的座椅非常厚实,填充物也很足,坐上去有种陷入大沙发的感觉,长途驾驶不容易累。
后备厢里还贴心地提供了一个220V的电源插座,这意味着你在户外露营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各种家用电器,比如给笔记本电脑充电、烧一壶热水、甚至接个小投影仪看一场露天电影,让你的户外生活品质大大提升。
最后,我们来聊聊这台车最核心的部分——动力系统。
2025款猛龙Hi4的灵魂,依然是那套让它引以为傲的1.5T发动机加上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
不过,这次它的“心脏”,也就是那台1.5T发动机,换成了一款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己生产的、型号为GW4B15M的新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5千瓦。
看到这个数据,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好像比老款的功率还低了一点?
其实对于一套先进的插电混动系统来说,我们不能单纯地只看发动机的参数。
在这套系统里,发动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它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拼尽全力去输出最大马力,而是更侧重于在最高效的转速区间工作,要么是作为“发电机”给电池充电,要么是在急加速时与电机协同发力。
这款新发动机正是为混动系统量身优化的,它追求的是更高的热效率和更经济的油耗表现,目标是和前后双电机这个“团队”配合得更默契。
而Hi4这套电四驱系统,本身就是长城的一大技术亮点。
它彻底抛弃了传统四驱车上那根又重又复杂的中央传动轴,而是通过前、后两台电机来独立驱动前轮和后轮,用电信号来控制动力的分配。
这样做的好处是革命性的:首先,动力响应极快,因为电的传输速度远比机械传动要快,当你某个车轮打滑需要脱困时,系统可以在毫秒之间就把动力传递到有抓地力的车轮上;其次,动力分配极其精准,电脑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智能地、无级地调节前后轮的扭矩比例,无论是高速过弯还是在湿滑路面起步,都能让车身姿态稳如泰山;最后,它还更节能,在路况好的时候,它可以是纯粹的前驱车,也可以是后驱车,能耗远低于那些时刻都在运转的传统全时四驱系统。
再配上来自长城自家企业——蜂巢能源科技提供的镍钴锰酸锂电池组,可以说,这套动力总成在技术上展现了我们中国品牌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垂直整合能力。
它完美地解决了越野性能、日常油耗和长途续航这几个看似矛盾的需求,让一台硬派SUV既能陪你在城市里安静省钱地通勤,又能带你满怀信心地去挑战远方的山和大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