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势力品牌掉队了

这个新势力品牌掉队了-有驾

含着金汤匙诞生的智己,为何卖不动?

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今年前7个月,包括零跑、小鹏、理想在内的头部造车新势力销量已经超过20万辆。然而,市场的“冷热不均”同样显著,在头部企业高歌猛进的同时,不少车企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还不足3万辆。

背靠上汽集团,含着金汤匙诞生的智己,如今成为造车新势力中极不起眼的存在。

这个新势力品牌掉队了-有驾

根据上汽集团刚刚发布的产销快报,1—7月,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已达151.8万辆,同比增长23.3%,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3.5%,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汽新能源车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售76.4万辆,同比增长43.5%,增速跑赢新能源车市场大盘。

在一片“涨”声中,智己未能同步实现增长。数据显示,1—7月智己销量仅2.5万辆,同比下滑-6.25%。在整个上汽集团的国内整车业务板块中,智己已经成为销量贡献最低、下滑比例最高的品牌,与上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整体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反差,其发展现状与当初的高定位、高期待相去甚远。

造车新势力分化加剧

目前,国内每售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新能源,头部造车新势力借势实现快速发展。

零跑汽车无疑是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黑马” 之一。数据显示,零跑1—7月累计销量达27.2万辆,同比增长149.8%,年度目标完成率54.4%,成为继理想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

小鹏汽车同样表现抢眼。1—7月,小鹏累计交付23.39万辆,同比增长270.26%,年度目标完成率66.8%,领跑新势力阵营。其中,小鹏MONA M03当月交付超1.5万辆,P7+则已累计交付超6.7万辆。此外,7月3日上市的小鹏G7官方售价19.58万元起,实现了上市9分钟大定即破万辆的成绩。全新小鹏P7则在8月6日迎来中国首秀。

理想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优等生”,2025年1—7月累计销量为23.5万辆,同比下降2.2%。理想前7月的销量表现虽不及预期,但却丝毫不影响其在造车新势力梯队中的头部位置。理想汽车聚焦高端市场,其旗下车型如今在豪华新能源SUV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小米汽车作为跨界进入汽车行业的代表,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生态优势,同样取得了不错的开局。但受限于产能,2025年1—7月累计交付18万辆,完成上调后35万辆年度目标的51.4%。雷军在公开场合表示,2025年四季度将启动双班生产,力争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产能的释放或将成为小米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突破口。

与这些头部企业相比,智己汽车的市场表现则显得相形见绌。智己汽车公布的7月销量战报显示,其在7月交付7027辆,单月销量看似有一定起色。但相较于其他新势力动辄几万的月销量,智己汽车的销量规模仍偏小。值得注意的是,智己在宣传中用“20万元以上中大型纯电轿车”和“20万以上中大型纯电SUV”的定语,将自己送上了这两个细分市场的第二名,但这种细分领域的“领先”,更多是基于狭窄的市场定义,难以掩盖其整体销量低迷的现状。

这个新势力品牌掉队了-有驾

从全年数据来看,智己汽车2025年前7个月的实际表现并不乐观。根据上汽集团产销快报,2025年1—7月智己的销量仅为2.5万辆。而2024年全年,智己汽车累计销售6.55万辆,这意味着,若要达到与去年相同的销量规模,智己汽车在2025年剩下的5个月里,每月平均销量需达到约8100辆,远超其目前的销量水平,完成这一目标的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自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厚望。2022年6月18日,其首款产品L7正式开启全国交付,标志着智己汽车正式进入市场。之后,智己汽车相继带来了智己LS7和智己LS6两款车型,凭借上汽集团的技术背书和前期的大力宣传,一度成为市场重点讨论的车型。从2022年7月开始,上汽集团将智己汽车销量纳入产销快报,其2022年全年销量为5000辆;2023年,智己汽车销量有所增长,但增速远不及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销量达到6.55万辆;2025年,目前暂时处于同比下滑的处境之中。

智己能否打赢翻身仗

在市场淘汰赛加剧的今天,对于销量持续低迷的智己汽车而言,推出能够被市场广泛认可的产品,成为扭转颓势的关键。在此之前,包括理想、赛力斯等车企在增程市场均有斩获,增程式车型凭借“可油可电”的优势,兼顾了纯电驾驶的经济性和长途出行的便利性,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智己汽车也选择进入这一市场,试图通过技术路线的拓展,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

8月1日,智己汽车发布其首款增程技术——“恒星”超级增程,标志着该品牌正式进入增程市场。智己汽车表示,“恒星”超级增程是集上汽集团尖端技术之大成的新能源新品类,能够实现超过1500公里超长续航以及超过450公里纯电续航,是“自带超充桩的电车”。

按照规划,智己汽车搭载该技术的首款车型为新一代智己LS6,该车型定位为大五座增程SUV,于8月15日全球首秀。智己汽车另一款豪华旗舰车型智己LS9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

2024年以来,不管是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还是合资品牌都在推出增程车型,也实现了不错的销量。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增程式车型累计销量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高于纯电动车22.6%、插电式混动车76.3%的增速。今年上半年,增程式车型累计销量53.8万辆,同比增长16.5%。

然而,增程车型这一赛道也正逐渐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除了处于领跑位置的问界M7、理想L6等车型持续热销外,越来越多的车企纷纷加入战局,推出了各自的增程车型。例如,问界M8、深蓝S09、岚图FREE+、2026款零跑C11等均在这一领域布局,形成了多品牌、多车型的竞争格局。

加码增程赛道的品牌还在增多。小鹏汽车在2024年年末发布鲲鹏超级电动体系,正式宣布进军增程赛道,目前已规划至少5款增程式车型,涵盖轿车与SUV,P7、G6等主力车型均将推出增程版本,未来绝大多数新车将提供双动力选项,形成对增程市场的全面覆盖。有消息称,小米汽车第三款车型将采用增程模式,预计将推出增程式 SUV,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在众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面前,智己汽车作为增程市场的后来者,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尽管增程车型这一细分市场迎来了更多车企的布局,但与纯电等相比,市场份额整体偏小且并未扩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汽车的市场份额约为60.9%,插混汽车的市场份额约为29.3%,增程式汽车的市场份额约为9.8%。而在2024年,上述三者的数据分别为57.9%、31.4%和10.7%。可以看到,三者中除了纯电汽车的市场份额有所上升之外,插混和增程汽车的份额均有所下滑。

对于智己汽车来说,选择在此时进入增程赛道,既是一次寻求突破的机会,也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份额增长受限的背景下,想要后发制人,智己汽车的增程“第一炮”必须精准打响,凭借差异化的产品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在红海市场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8月15日全球首秀的新一代智己LS6,无疑承载了智己汽车在增程赛道的全部希望。这款车型能否凭借“恒星”超级增程技术的优势,在续航、性能、智能化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能否在定价策略上精准击中消费者的需求痛点?能否借助上汽集团的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快速打开市场局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智己汽车能否在增程赛道上站稳脚跟,能否打赢这场关乎品牌生存与发展的翻身仗。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加速重塑的当下,每一个品牌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对于智己汽车而言,过去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但增程赛道的布局为其提供了一次重新出发的机会。然而,市场不会因为其“出身豪门”而格外优待,只有真正拿出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