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

最近车圈是真的有点颠了。

尤其是大六座SUV这个赛道,卷得跟压缩毛巾似的,沾水就无限膨胀,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你们这科技树点得也太歪了。银河M9说24小时订单破2万3,全新蔚来ES8说大定超年产能4万,极氪9X更是重量级,1小时小订破4万,更别提那个全新问界M7,8天小订冲到19万。这帮人,彻底疯了。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从理想i8到领克900,一堆重量级选手跟下饺子一样往市场里砸。以前是你挑着找车,现在是车围着你让你挑,挑花眼了属于是。这背后,是一个非常魔幻的现实:中国汽车市场,正式驶入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大六座SUV掀桌子时代。

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讲真,几年前这玩意儿还是个小众市场,属于那种家里有矿、孩子成双、还得有个专门司机的家庭才会考虑的奢侈品。但你看现在,2022年到2023年还算稳定,每年30万辆的样子,到了2024年直接翻倍干到60万,3年翻了3倍。2025年更是直接开启了诸神黄昏模式,全员下场肉搏。有人预测到2027年这盘子能破100万辆。

你别看这市场份额好像才5%,但含金量高得吓人。这5%的市场份额,可不是几万块的老头乐,全是定价20万以上的高价值血池,既能给车企续命,又能往自己脸上贴金,说自己是高端品牌。所以新势力和老传统,谁都想进来咬一口。

爆发的核心,就一个词:交差。

你在给生活这个甲方爸爸交差。为什么?因为大家突然发现,生活这玩意儿,它不跟你讲道理。2016年二胎一放开,很多人脑子一热就响应号召了,等孩子长到能到处乱跑的年纪,才发现坏了菜了。家里瞬间从俄罗斯方块变成了华容道,挪谁都卡手。一辆五座车,塞下夫妻俩加俩娃,就满了。这时候丈母娘一个电话打过来说“周末我们过来看看外孙”,你怎么办?你让丈母娘坐后备箱吗?你头再铁也扛不住这一问啊。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还有所谓的城市移民,这词儿听着高大上,说白了就是进城打工的。全国9.4亿城镇人口,3.85亿是流动的。这就意味着大量的三代同堂家庭,被硬生生压缩在一个城市里。五座车?那是对家庭关系的一种挑衅。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所以大六座SUV,它不是什么消费升级,它就是一种“家庭矛盾解决方案”。是从“可选”变成了“必选”,是中年男人为了家庭和睦做出的最后妥协。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车,战场在哪?

核心战场,有且只有一个:20-30万。这个区间,为什么成了香饽饽?成了所有车企的凡尔登绞肉机?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大家还能讲点道理、比拼肌肉的地方。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再往下,低于20万,那第三排坐的不是人,是苦行僧,是来渡劫的。腿悬空,头顶梁,坐半小时感觉自己像是被塞进了压缩文件里。真的,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腰是真的不行了,让我蜷在第三排半小时,我不如直接躺后备箱里等超度。这种车,只能应急,本质上还是个“伪六座”。

再往上,高于30万,就进入了玄学领域。这个价位,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特斯拉最牛的是它的信徒。会买这个价位车的人,他们的决策逻辑与性价比无关,而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你跟他聊实用,他跟你聊品牌故事;你跟他聊配置,他跟你聊“我和马斯克的心灵链接”。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所以,只有20-30万这个区间,是真正的“罗马角斗场”。在这里,大家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比谁给的更多,谁下手更狠。问界M7怎么成的?大空间加大遥遥领先,一个月卖一万多。银河M9怎么爆的?混动加冰箱彩电大沙发,一套下来比别人便宜10万,就问你怕不怕?这就是赤裸裸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消费者也学精了。以前大家还吃“车顶麂皮绒”、“门板实木装饰”那一套,现在谁还看这个?我一个朋友去看车,销售跟他吹了半天内饰用了什么Nappa皮,他反手就问一句:“第二排座椅能电动滑移吗?面料防污是婴儿级的吗?自动空悬有没有?”把销售问得直冒汗。大家发现,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远不如一个能让孩子在后排安稳睡觉的实用配置来得重要。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快成15万级标配了,典中典。现在大家比的,都是城市NOA这种雷电法王式的真功夫。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到了选增程、混动还是纯电这里,就更有意思了。这根本不是技术路线之争,这是阶级生活方式的提前预演。

增程版,毫无疑问的主力。理想、问界就是靠这个打下的江山。它的核心逻辑特别流氓,也特别好用:“市区用电,长途用油”。它完美地解决了所有人的精神内耗——里程焦虑。特别适合那些家在一二线,老家在三四线,每年都要上演《千里大迁徙》的家庭。当然,前提是你得有充电桩,不然长期用油,那油耗数字会让你的心脏和钱包一起颤抖。

混动版,是入门新宠。以前卖得不温不火,今年突然开窍了。银河M9、捷途山海L9这些20万以内的车,订单都很好看。它的优势是,就算你家住老破小,没法安充电桩,它也比纯油车省油。百公里低个三四升油,日积月累也是一笔钱。它就是为广大没有充电条件的城市家庭量身定做的“经济适用男”,唯一的短板就是逼格还不够,在30万以上的高端局,暂时还没姓名。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纯电版,后起之秀。这玩意儿的驾驶体验,是真的丝滑,开过就回不去了。但它的问题也和它的优点一样突出:续航焦虑。标称600公里,冬天开个暖气,高速上踩狠一点,直接给你打个骨折。它就是氪金玩家的专属坐骑,你必须得有个固定的“回血点”(充电桩),还得主要在城里溜达,不然出个远门,一半时间都在规划怎么去充电站补魔。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车企看了可能想顺着网线来打我。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

所以,这个所谓的黄金时代,到底是不是昙花一现?

我告诉你,这才哪到哪儿。多孩家庭的数量高峰得到2026-2027年才来,城镇化还在往前滚,市场的天花板有人看到300万辆,比现在还有接近5倍的空间。所以,这趟车,才刚刚启动。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现在确实是个好时候。车企们杀红了眼,配置疯狂加,价格往下打。这时候选车,记住三个原则就行:第一,搞清楚自己要干嘛,是第一辆车还是第二辆,跑不跑长途,有没有桩。第二,别信销售吹牛逼,带上你家最挑剔的丈母娘,亲自去第三排坐坐,能过,就是能过。第三,优先选那些真有用的配置,拒绝为那些无效的“豪华感”买单。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所以怎么选?很简单,看邻居。你邻居买了啥,你就买个比他贵一万的,动力还不能比他差。家庭需求?那是次要的,面子才是第一生产力。不装了,摊牌了。

别吹消费升级了,大六座SUV只是中年人的最后妥协-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