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冲天那天,我也刷到消息,震得心里一激灵。本来平平常常的一辆车,刚跑1066公里新得很,没声没响地停车位上,突然副驾驶底下冒烟,火就蹿上顶了。那火势扑啸着,卷住旁边奥迪、宝马等七辆车,烧得黑烟滚滚,全成了铁架子。这事儿搁谁家小区,谁不吓一跳?新车不到俩月,还没首保,咋就炸了?
如今网上议论炸开了锅,最关心的就是“这账算谁?”烧了八辆车,捋一捋损失得有百万,可真到赔偿环节,谁背锅?保险公司显然要进场,可赔谁、怎么赔、赔多少,总得有个责任说法。早先清一色都骂电动车,说八成电池问题,结果阿维塔出声明:“电压稳、温度正常、动力系统无异常,火从副驾驶座椅位置开始。”言外之意——我们没事,等调查。
这一下,矛头开始乱指。一些人说车主神操作,有可能把东西塞副驾驶座缝里,比如打火机或易燃品,结果外界高温让它自燃了;也有人说,燃烧点、仪表盘温度和报警系统没响,这组合确实“邪门”。但关键问题,没有消防队的《火灾原因认定书》,一切都是猜。
一个搞技术的朋友曾跟我聊过类似事儿,他说关键在“第一着火源”。要是车体本身漏油、电池问题、线路老化,这锅厂家跑不了;可要是外力引发,比如车主违规存放易燃物,那责任肯定分层。这案子卡壳,就卡在“烧的最初点没定下来”。
赔偿这事儿呢,倒不完全是无解。车主如果买了商业三者险,理论上能赔点给别的车主。而那些烧毁的车,如果买了车损险,保险公司能先把钱垫了,回头再通过“代位求偿”去追原责任方。问题是,保险公司不是慈善家,不可能在责任没定时随便掏钱。
就算最后证明是车主自己的责任,你觉着阿维塔能完全撂手不管吗?我可不太信。这年头品牌形象比责任细节还要命,往往厂家会为了息事宁人给车主点意思,比如免费保养或者置换补贴。在舆论场上被挂“冷血无情”,对品牌可不是说两句就能翻篇的。
但其实最扎心的不是赔钱,是信心。一辆不到俩月的新车,停得好好地居然火烧连营,那其他电动车还能不能信?网上已经有人表示不安:“我家那车就停旁边,什么时候也冒烟?”这些说法虽未必全是真,可影响早摆出来——品牌信任就怕这一击。
目前有“外源性失火”的说法热度逐渐高,可是否真的如此,仍得看消防队的正式调查。车位附近有没有监控录到最初画面?火灾残留物检测结果出来没?这些一天不给答案,网友一天不会停猜。
不过我最害怕的,是舆论凉了、调查拖了,受害车主最后只能自己一点一点扛。赔钱和拼责任事儿都不小,但天大地下,还是得让苦主有个交代——不然,这一手“烧了白烧”,谁受得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