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久了才明白,这些常识都错了,多数车主还在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已经从过去的奢侈品变成了如今家家户户的必需品。

随着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关于如何用车、养车的“经验之谈”也层出不穷。

这些说法,有的来自驾校教练,有的来自父辈口传,还有的则是在朋友闲聊中听来的。

开车久了才明白,这些常识都错了,多数车主还在犯-有驾

然而,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在这个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那些我们信奉多年的“老规矩”,真的还适用吗?

很多时候,一些看似能省钱、能护车的“常识”,实际上可能正在悄悄地损害我们的爱车,让我们花了冤枉钱还浑然不知。

咱们先从一个最常见的场景说起:加油。

很多人去加油站,都习惯在油枪自动跳停后,让工作人员再“凑个整”,比如加到400元或者500元。

他们觉得这样既方便记账,又能让油箱“吃饱”,甚至还有人认为,油加得满满的,能让油泵完全浸泡在汽油里,有助于散热,延长使用寿命。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这个操作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小的风险。

开车久了才明白,这些常识都错了,多数车主还在犯-有驾

现代汽车为了处理汽油挥发产生的油蒸汽,都配备了一个叫做“活性碳罐”的装置。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汽车油箱的“呼吸系统”,它负责吸附油蒸汽,防止其直接排入大气造成污染,然后在发动机工作时再将这些油蒸汽送入气缸燃烧。

这个碳罐是为“气”设计的,而不是为“液”设计的。

如果加油过满,液态的汽油就可能顺着管路流入碳罐,导致里面的活性炭失效、堵塞管路。

其后果轻则导致车辆启动困难、怠速不稳、加速无力,重则会直接损坏碳罐,更换一个的费用动辄数千元。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因为燃油加注过量导致的碳罐损坏案例,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增幅甚至接近180%。

为了凑个整数,或是为了那一点点虚无缥缈的“保护油泵”效果,结果换来一笔不菲的维修费,实在得不偿失。

开车久了才明白,这些常识都错了,多数车主还在犯-有驾

再聊聊新车磨合期。

老一辈司机总是叮嘱,新车头几千公里一定要“温柔驾驶”,车速不要太快,转速不要太高。

这个说法在几十年前的汽车工业背景下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当时的机械加工精度有限,零件表面需要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

但是,如今的汽车制造工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发动机在出厂前,就已经在工厂内通过专业设备完成了“冷磨合”,也就是在不点火的情况下,由电机带动发动机运转,让各个部件提前适应。

而且,现在的发动机制造精度极高,气缸壁甚至采用了激光雕刻等先进技术,其表面光滑度和配合间隙都达到了非常理想的状态。

可以说,一台新车从生产线下来,它的“心脏”就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正常工作了。

开车久了才明白,这些常识都错了,多数车主还在犯-有驾

反而是一些车主过于小心翼翼,长期让车辆低速、低转速行驶,导致发动机燃烧不充分,更容易产生积碳,时间长了反而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所以,对于现代汽车而言,只要您不进行极限的激烈驾驶,按照日常习惯正常开,就是对它最好的磨合。

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空挡滑行省油”。

在过去使用化油器发动机的时代,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节油技巧。

但对于现在普及的电喷发动机汽车来说,这么做非但不能省油,反而会增加油耗,并带来安全隐患。

这是因为电喷车有一个智能的“大脑”——ECU(电子控制单元)。

当您挂着挡位松开油门踏板时,ECU会检测到车轮在反向拖动发动机转动,它就会判断此时不需要供油,从而发出指令,暂时切断喷油嘴的燃油供给。

开车久了才明白,这些常识都错了,多数车主还在犯-有驾

这时候,车辆的瞬时油耗会显示为零。

而如果您挂入空挡,发动机与传动系统断开连接,为了防止熄火,ECU就必须持续向发动机喷油以维持怠速运转。

有实际测试表明,在同样的路段下坡,带挡滑行的瞬时油耗为0,而空挡滑行的瞬时油耗可能在1.8升/百公里左右。

此外,空挡滑行会使车辆失去发动机的牵引制动力,完全依赖刹车系统来减速,这不仅会大大加剧刹车片的磨损,在连续下坡等路况下,还可能因刹车系统过热而导致制动性能衰减,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与此类似的,还有在等红灯时要不要从D挡挂到N挡的争论。

有人说,长时间踩着刹车停在D挡,会增加变速箱的负荷。

开车久了才明白,这些常识都错了,多数车主还在犯-有驾

对于短暂的停车,比如一分钟以内的红灯,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现代自动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设计已经非常成熟,在D挡踩刹车时,其内部的油温波动和机械损耗微乎其微。

有数据显示,短时停车,D挡和N挡的变速箱油温差异不到0.5摄氏度。

反而,频繁地在D挡和N挡之间来回切换,对于一些采用电子挡把的车型来说,会增加换挡执行机构和传感器的磨损,久而久之更容易出现故障。

冬季热车也是一个争议焦点。

很多人坚持“原地热车三分钟”的习惯,认为这样能让机油充分润滑发动机。

实际上,现代高品质的全合成机油,比如常见的0W-20标号,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低温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车辆启动瞬间就能为发动机提供有效的润滑。

开车久了才明白,这些常识都错了,多数车主还在犯-有驾

长时间原地怠速热车,不仅会因为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环境,而且此时发动机的升温速度很慢,磨损反而比低速行驶时更大。

更科学的做法是,在车辆启动后,等待三十秒左右,让机油泵有足够的时间将机油输送到各个部件,然后就可以挂挡低速行驶了。

在行驶中,发动机的负荷会使其更快地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这才是最高效、最环保的热车方式。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误区。

比如,很多人给轮胎打气时,严格按照车门B柱上标注的胎压值,认为那是唯一的标准。

其实,那个数值通常是厂家在特定负载下的推荐最低值。

在日常使用中,根据季节、路况和载重情况,适当调整胎压,比如比标准值稍高0.2bar,可以有效降低滚动阻力,从而节省燃油,并且操控感也会更轻快一些。

开车久了才明白,这些常识都错了,多数车主还在犯-有驾

再比如,有些车主认为给自己的车加更高标号的汽油,就是对车好。

实际上,汽油的标号代表的是其抗爆性,应该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压缩比来选择。

车辆说明书或油箱盖上推荐使用92号汽油的,您硬加95号,除了多花钱,并不会带来性能上的提升,有时甚至可能因为燃烧特性不匹配而导致积碳增多。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这些源于燃油车时代的“老经验”就更显得格格不入。

电动车根本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自然也就不存在热车和挂N挡滑行的说法。

甚至有不懂的乘客指导电动车主在下坡时挂N挡“省电”,结果导致车辆失去了动能回收功能,无法利用滑行来为电池充电,还增加了刹车负担,险些造成事故。

这些例子都在提醒我们,汽车技术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用车知识也需要与时俱进。

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永远是您随车的那本厚厚的使用说明书,它才是由最了解这台车的工程师们编写的“官方指南”。

与其听信那些道听途说的“秘籍”,不如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说明书,做一个真正懂车的现代车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