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途昂销量惨淡,6月仅卖2772台,30.99万起为何无人问津?

咱们今天来聊个车市里挺有意思的现象,主角就是大家伙都熟悉的大众途昂。

要说这车,前些年那可是相当风光,马路上看到一辆,都得感叹一句“这车真大”。

作为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投放的最大个头的SUV,它一度是三十多万价位里,很多家庭追求“一步到位”的首选,销量好的时候,一个月卖出去上万台跟玩儿似的。

大众途昂销量惨淡,6月仅卖2772台,30.99万起为何无人问津?-有驾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位曾经的“销量霸主”,最近的日子却不怎么好过。

根据数据,就在不久前的6月份,即便是新款上市,终端还有优惠,途昂的月销量也只有区区2772台。

这个数字,跟它巅峰时期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这么大一台车,起售价三十万出头,看着比一些豪华品牌的大车还有气势,怎么突然之间就不受待见了呢?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咱们今天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好好把这事儿捋一捋。

首先,得说说这次换代,尤其是新款途昂X(原文提到的PRO版本,主要指外观变化大的途昂X)带来的变化。

大众这次的想法很明确,就是想让途昂这个看起来有点“中年稳重”的大家伙,变得年轻、时尚一点。

所以我们看到,新款车的前脸设计得更加运动,用了很多黑色的装饰件,大灯也玩起了花样,高配版本那个叫“灵眸矩阵式”的大灯,点亮之后科技感确实不错。

大众途昂销量惨淡,6月仅卖2772台,30.99万起为何无人问津?-有驾

车身尺寸依然是它的巨大优势,车长超过五米一,轴距接近三米,这个块头摆在那,气场确实很足。

内饰方面也下了大功夫,最显眼的就是那个15英寸的大中控屏,分辨率很高,还用上了现在流行的高通8155芯片,反应速度和智能化程度比老款强了一大截。

动力系统还是那套成熟的2.0T发动机,高功率版本有220匹马力,匹配七速双离合变速箱,对于这么大一台车来说,动力够用,油耗也控制得还行。

顶配还有一台更强劲的2.5T V6发动机,能输出299匹马力,那更是性能的保证。

听上去是不是觉得挺好的?

外观更新了,内饰变智能了,空间还是那么大,动力也靠谱。

可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很多时候,决定一辆车卖得好不好的,并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好坏,更关键的是它在市场上的位置,以及周围的对手都是谁。

而如今的途昂,就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夹心层”困境。

咱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你现在手里有三十多万的预算,想买一辆SUV,你会怎么选?

大众途昂销量惨淡,6月仅卖2772台,30.99万起为何无人问津?-有驾

摆在你面前的,主要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追求品牌和面子,向上够一够豪华品牌。

三十多万这个价位,稍微加点钱,或者赶上经销商搞活动,已经可以摸到奥迪Q5L、宝马X3、奔驰GLC这些一线豪华品牌SUV的门槛了。

没错,这些车的尺寸可能比途昂小一圈,也没有七座布局,后备箱空间也没那么夸张。

但是,它们车头上挂着的标不一样啊。

在中国这个非常看重品牌价值和社交属性的社会环境里,开一辆“BBA”出门,和开一辆大众出门,在很多人眼里,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

这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更像是一张无形的“名片”。

所以,很多原本可能会考虑买高配途昂的消费者,现在心里就会盘算:“我花差不多的钱,是买一个空间巨大、配置拉满的大众,还是买一个品牌更响亮、开出去更有面子的奥迪或宝马呢?”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选择题的答案,会毫不犹豫地倾向于后者。

这就导致途昂流失了一大批潜在的高端客户。

大众途昂销量惨淡,6月仅卖2772台,30.99万起为何无人问津?-有驾

第二条路,是追求极致的实用和体验,把目光投向我们中国自己的新能源品牌。

这几年,国产车的进步速度,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飞跃”。

同样是三十多万的预算,你现在去看看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品牌的车,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它们不仅把车内空间做得巨大,更重要的是,它们重新定义了“家庭用车”的概念。

所谓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虽然是个玩笑话,但却精准地概括了它们的优势:无与伦比的舒适性和智能化体验。

坐在车里,你可以语音控制一切,大屏幕看电影、打游戏,座椅按摩、通风、加热一应俱全,感觉就像把一个移动的智能客厅搬到了路上。

更关键的是,它们大多是新能源车,能上绿牌,在很多大城市免去了摇号的烦恼,而且日常用电的成本,比烧油的途昂要低得多。

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技术,更是打消了很多人对电动车的“里程焦虑”。

当消费者发现,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一辆更智能、更舒适、使用成本更低,而且还能解决牌照问题的车时,途昂那套传统的“德系品质”、“驾驶质感”的说法,就显得有些吸引力不足了。

大众途昂销量惨淡,6月仅卖2772台,30.99万起为何无人问津?-有驾

这就好比你习惯了用智能手机,现在再让你回头去用功能机,即便那个功能机质量再好、再耐用,你也会觉得不方便。

这么一分析,途昂的尴尬处境就一目了然了。

它被死死地夹在了中间:往上看,品牌力拼不过BBA这些豪华大哥;往下看,智能化和用车体验又被理想、问界这些国产新势力甩在了身后。

它就像一个各科成绩都是80分的学生,虽然没有明显的短板,但在一个尖子生云集的考场里,却没有一门能考到95分以上的“绝活”。

论品牌,它只是个普通的大众;论空间,国产对手们也能给到,甚至给得更舒适;论科技,它的那套车机系统虽然升级了,但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和那些以科技公司为背景的对手相比,还是显得传统了一些。

所以,大众途昂销量下滑,并不是说这车变差了,恰恰相反,它在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但问题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速度太快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挑剔。

过去那种靠着一个外国品牌光环,再加一个“大”字就能通吃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今天的消费者,既懂车,也更懂自己的需求。

他们会仔细比较品牌、空间、智能、能耗、后期成本等方方面面。

在这样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像途昂这样定位模糊、两头不靠的车型,日子自然就变得艰难起来。

它的遭遇,其实也是所有传统合资品牌正在面临的共同挑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