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4月的销量数据一出来,确实挺“吓人”。2700、2300、2650、3530,四周加起来是11180辆。看上去还不错,但比起上个月,直接少了近三千辆!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数字,竟然回到了今年1月的水平。
1月什么水平?春节档,大家都在过年,销量低一点可以理解。可现在4月,按理说得是春暖花开、车市回暖的时候,结果卖成这样,确实不太好看。关键是,极氪可是刚刚推出了007 GT这个新车型啊,按理说应该带动一波增长才对,怎么反倒是销量掉了?不少人就开始分析了:极氪是不是不行了?新势力的故事是不是讲到头了?甚至有人说,这是不是下滑的开始,未来还能不能翻身?
先别急着下结论。冷静一点,把数据捋清楚。销量少了近三千辆,这个“少”具体是少在哪?再往前看,极氪今年1月卖了11100辆,2月因为春节蹿到了1.2万辆,3月直接冲到接近1.5万辆,这可是一波月月向上的增长曲线。4月掉下来,看起来像是断崖,但其实比去年同期还是涨的。而且11180辆,说实话,在整个新势力里面,也算是前排的成绩了。就算和传统品牌比,月销过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那问题在哪?销量没到预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我们再往数据结构深挖。极氪这次大减的,主要是001和001猎装版的销量,这两款车是极氪的“老牌选手”,打市场打得很稳。但是别忘了,极氪刚刚上了007 GT,新车上市的节奏,有时候反而会短期影响“老车型”的销量——简单说就是,消费者开始观望了。很多人想等等看新车上市后的实际表现,看看价格、配置、优惠政策,甚至等车评人出点测评再做决定。这个现象在所有品牌里都很常见,特别是主打高端市场的车。
再说极氪的产品节奏。其实今年3月销量猛涨的时候,也跟极氪的促销策略有关。它在3月搞了一个大幅度的优惠促销活动,尤其是针对001的优惠力度相当大。这种“促销拉销量”的方式虽然短期有效,但后遗症就是,提前把一部分消费需求透支了。到了4月,促销结束,需求自然会有个回落。所以,如果只看4月的单月数据,会觉得“吓人”,但把时间线拉长一点看,销量是波动的,不是断崖。
再回到一个普遍的行业现象上。其实,不光极氪,几乎所有的新势力造车企业都在经历类似的波动。为什么?因为新势力的商业模式和传统车企不一样。传统车企的节奏很稳,车型生命周期长,研发投入早就在财务报表里摊销完了,但新势力不是。它们的研发还在高投入阶段,每卖一辆车,其实都在“亏着卖”。而且,它们的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成本也在高位,表现到财务数据上,就是毛利率低甚至负值。极氪目前的财务报表里,这种“亏损”很明显,但它的亏损,并不完全是因为卖车赔钱,而是因为扩张太快、投入太大。
这个时候就要想清楚一个问题:新势力究竟是在“乱花钱”还是在“抓机会”?极氪的投入,更多是战略性的,它在赌未来市场的规模和高端电车的品牌溢价。比如,007 GT的推出,其实是它尝试多车型矩阵化的一步棋。而在新车型的推广期,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市场费用和研发成本。这种战略性亏损,短期看很难好看,但长期来看,只要后续销量上来,毛利率能提升,亏损就会慢慢补回来。
对比同行,这种现象也不罕见。特斯拉刚起步的时候,为了铺渠道、建超级工厂,也是亏了好多年。蔚来、小鹏、理想,现在依旧有明显的亏损数据,但它们的股价还支撑得住,就是因为投资人相信,这些新势力是在用亏损换市场、用投入换未来。传统车企呢?虽然财报好看,利润率高,但它们的危机在于,转型电动化的速度跟不上。这种时候,投入不足,反倒是比投入多更危险。
所以,我们回头看极氪。4月销量回到1月水平,看起来确实“吓人”,但拆开来看,其实是一个短期的波动。一方面是新车型上市带来的观望效应,另一方面是促销结束后的需求回落,再加上整个行业的共同特点——高投入、高亏损。但这些“吓人”的现象背后,是有章法的。极氪的打法可以说激进,但它仍然是在尝试用短期亏损换取长期增长。
最后,关于极氪的未来,重点不该只盯着单月销量的涨跌,而是看它接下来的关键动作。007 GT能不能成为爆款?后续会不会推出更多车型,补齐产品线?更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高端电动车市场里,打造出真正的品牌力。这些,比起眼前的数字,更决定它能走多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