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双子星对决:小米SU7与YU7充电能力全方位解析

前言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小米汽车凭借着创新与实力,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小米SU7与小米YU7,作为小米汽车旗下两款备受瞩目的车型,各自承载着独特的使命与亮点,共同构成了小米汽车的产品矩阵。小米SU7自问世以来,便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优雅的设计,迅速在纯电轿车领域崭露头角,成为追求极致驾控体验消费者的心头好。而小米YU7作为小米汽车布局SUV市场的重磅之作,凭借大空间、高通过性以及强大的综合性能,开售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辆,18小时后锁单量达24万辆,创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记录。今天,我们将对小米SU7和小米YU7充电参数与电池容量展开深入的对比。

SU7系列车型参数

小米汽车双子星对决:小米SU7与YU7充电能力全方位解析-有驾

小米SU7系列三款纯电动车型于2024年3月同步上市,车身尺寸相近,长×宽均为4997x1963,SU7和SU7 Pro高度为1455,SU7 Max为1440。

动力上,SU7和SU7 Pro采用后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20kW、最大马力299PS,最大扭矩400N·m;SU7 Max采用了两个电机,前感应/异步+后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495kW、最大马力673PS、最大扭矩838N·m。

CLTC续航里程方面,SU7 Pro 830公里居首,SU7 Max 800公里次之,SU7为700公里。充电上,SU7 Max搭800V高压快充平台,10%-80%需19分钟,快于SU7和SU7 Pro,SU7全系均配有一个国标7孔交流充电口和一个9孔直流充电口。

电池方面,SU7 Max电池为101kWh三元锂电池,SU7和SU7 Pro用磷酸铁锂电池,SU7全系均使用了CTB一体化电池技术,电池容量与价格梯度匹配。小米SU7系列车内均配备有USB-C接口,共计6个,最大充电功率为67W,车内手机无线充电配备有一个,无线充电功率为50W。

YU7系列车型参数

小米汽车双子星对决:小米SU7与YU7充电能力全方位解析-有驾

小米YU7系列三款纯电动车型于2025年6月同步上市,车身尺寸相近,长×宽均为4999x1996,高度上YU7为1608,YU7 Pro和YU7 Max为1600。

动力上,YU7采用后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35kW、最大马力320PS、最大扭矩528N·m;YU7 Pro和YU7 Max均采用前感应/异步+后永磁/同步电机,其中YU7 Pro最大功率365kW、最大马力496PS、最大扭矩690N·m,YU7 Max最大功率508kW、最大马力690PS、最大扭矩866N·m。

CLTC续航里程方面,YU7以835公里居首,YU7 Pro为770公里,YU7 Max为760公里。充电上,三款车型均搭载800V高压快充平台,YU7 Max 10%-80%快充需12分钟,快于YU7和YU7 Pro的21分钟,全系均配有一个国标7孔交流充电口和一个9孔直流充电口。

电池方面,YU7 Max电池为101.7kWh三元锂电池,YU7和YU7 Pro用96.3kWh磷酸铁锂电池,且全系使用了底部“防弹涂层”及CTB一体化电池技术,电池容量与价格梯度匹配。小米YU7系列车内均配备有USB-C接口,共计6个,前排4个、后排2个,最大充电功率为67W,车内手机无线充电配备有两个,无线充电功率为80W。

SU7对比YU7

小米汽车双子星对决:小米SU7与YU7充电能力全方位解析-有驾

小米SU7与YU7均为纯电动车型,SU7于2024年3月上市,长×宽×高为4997x1963x1455,最大功率220kW、最大马力299PS、最大扭矩400N·m,CLTC续航700km,采用400V高压快充平台,10%-80%快充需25分钟,电池容量73.6kWh,为磷酸铁锂电池并应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车内USB-C接口分布分散且功率不同,手机无线充电50W。

YU7于2025年6月上市,长×宽×高为4999x1996x1608,在宽度和高度上更具优势,最大功率235kW、最大马力320PS、最大扭矩528N·m,动力更强,CLTC续航835km,配备800V高压快充平台,10%-80%快充仅需21分钟,电池容量96.3kWh,同样为磷酸铁锂电池,拥有底部「防弹涂层」和CTB一体化电池技术,车内前排4个、后排2个USB-C接口,最大支持67W充电功率,手机无线充电上YU7的两个80W无线充优于SU7的50W无线充,整体在动力、续航、充电效率及车内充电配置上更优,价格自然也相对高一些。

SU7 Pro对比YU7 Pro

小米汽车双子星对决:小米SU7与YU7充电能力全方位解析-有驾

小米SU7 Pro与YU7 Pro均为纯电动车型,SU7 Pro于2024年3月上市,长×宽×高为4997x1963x1455,采用后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20kW、最大马力299PS、最大扭矩400N·m,CLTC续航里程830km,配备400V高压快充平台,10%-80%快充需30分钟,电池容量94.3kWh,为磷酸铁锂电池,采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车内USB-C接口分布分散且功率不同,无线充电50W。

YU7 Pro于2025年6月上市,长×宽×高为4999x1996x1600,采用前感应/异步+后永磁/同步双电机设计,最大功率365kW、最大马力496PS、最大扭矩690N·m,CLTC续航里程770km,配备800V高压快充平台,10%-80%快充仅需21分钟,电池容量96.3kWh,同样为磷酸铁锂电池,拥有底部「防弹涂层」和CTB一体化电池技术,车内前排4个、后排2个USB-C接口,最大支持67W充电功率,无线充电为双80W,动力、充电效率及车内充电配置更优,而SU7 Pro续航更长。

SU7Max对比YU7Max

小米汽车双子星对决:小米SU7与YU7充电能力全方位解析-有驾

小米SU7 Max与YU7 Max均为纯电动车型,SU7 Max于2024年3月上市,长×宽×高为4997x1963x1440,采用前感应/异步+后永磁/同步双电机设计,最大功率495kW、最大马力673PS、最大扭矩838N·m,CLTC续航里程800km,配备800V高压快充平台,10%-80%快充需19分钟,电池容量101kWh,为三元锂电池,采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车内USB-C接口分布分散且功率不同,无线充电50W。

YU7 Max于2025年6月上市,长×宽×高为4999x1996x1600,同样采用前感应/异步+后永磁/同步双电机设计,最大功率508kW、最大马力690PS、最大扭矩866N·m,CLTC续航里程760km,配备800V高压快充平台,10%-80%快充仅需12分钟,电池容量101.7kWh,为三元锂电池,拥有底部「防弹涂层」和CTB一体化电池技术,车内前排4个、后排2个USB-C接口,最大支持67W充电功率,无线充电为双80W,动力、充电效率及车内充电配置更优,而SU7 Max续航更长。

充电头网总结

综合来看,小米SU7系列与YU7系列虽同属纯电动车型,但定位与特点各有侧重。SU7系列于2024年3月上市,包含SU7、SU7 Pro、SU7 Max三款车型,尺寸相近,续航在700-830公里之间,快充平台因车型不同分为400V和800V,电池类型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车内USB-C接口分布广且功率多样,无线充电为50W,价格区间21.59万-29.99万元。

YU7系列于2025年6月上市,同样涵盖YU7、YU7 Pro、YU7 Max三款,尺寸略大于SU7系列,续航835-760公里呈递减态势,全系标配800V高压快充平台,电池与车内配置方面,两者均采用CTB一体化技术,YU7系列额外增加的底部“防弹涂层”提升了安全性;电池类型上,高端Max版本均采用三元锂电池,中低配为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与价格梯度匹配。车内USB-C接口共6个且最大支持67W功率,配备双80W无线充电,价格25.35万-32.99万元。

横向对比同级别车型,YU7在尺寸、快充效率(SU7除外Max版)、无线充电上更具优势,SU7系列部分车型在续航里程上表现更佳。两者共同丰富了小米汽车的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消费者对纯电动轿车与SUV的需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