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实地观察领克销量真相,销售透露隐秘增长细节,混动赛道为何仍需破釜沉舟

越来越好的领克,仍要在混动赛道“破釜沉舟”

前几天去4S店给朋友的老03做保养,顺便蹭了杯咖啡。店里销售小王一边帮我看机油尺,一边随口说了句:“今年1到7月,领克卖出去18万多台,还连续涨了30个月。”他语气那叫一个笃定,好像这事早就写进剧本一样。

4S店实地观察领克销量真相,销售透露隐秘增长细节,混动赛道为何仍需破釜沉舟-有驾

其实这几年国产高端品牌换得挺快,但吉利把“极氪向上、领克向宽”这个思路落下来了,而且看样子不只是喊口号。小王还补了一刀,“A级燃油轿车里,现在能跟奥迪A3一起还在涨的,就剩我们03。”听着有点意思——毕竟它现在均价都干到18.9万,比不少合资牌子贵,还真有人买账。

林杰——就是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那个林杰——曾经在成都车展上说过两句话,我记得挺清楚:高端定位不能动摇,还有就是别被局限,要往宽处走。他举的例子是插电混动,说这是他们主动切进去的新细分市场,而EM-P技术算是开山之作。比如领克900,用上EM-P之后,上市没多久交付就破2万台,全尺寸高端混动SUV榜单里一连三个月挤进前三。

4S店实地观察领克销量真相,销售透露隐秘增长细节,混动赛道为何仍需破釜沉舟-有驾

那天展台人多,我挤过去的时候正好看到900和10 EM-P摆一起,高层嘴里的“智能电混双旗舰”,原来指的是它俩。这种组合拳打法,他们是想直接卡住智能电混领域的位置。我摸了摸900后排门板上的皮料,比以前柔软些,据说内饰用料也是他们刻意升级的一部分,不然大空间也撑不起旗舰名头嘛。

聊到智能化,小王承认之前有用户吐槽过,比如语音反应慢、导航逻辑怪。但900出来后,他自己试过新系统,说比以前顺溜多了,很快LYNK Flyme Auto 2.0也会上车,加个云端AI,人机对话更自然。我半信半疑,不过想到群友阿辉前阵子提车10 EM-P时发的视频,他让辅助驾驶带着跑了一段国道,弯道超会提前减速,那感觉确实不像早期那些生硬的版本。

4S店实地观察领克销量真相,销售透露隐秘增长细节,混动赛道为何仍需破釜沉舟-有驾

林杰还有个观点我觉得挺实诚:别人都抱华为大腿,他们坚持自研。他承认华为厉害,但觉得行业需要百花齐放才热闹。而且主机厂出身做智驾,可以针对车型性格去调标定,这种细节化东西外部供应商很难完全做到。有媒体拿千里浩瀚H7方案6.5版本测过,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并不输华为,只不过时间积累还差点火候罢了。

10 EM-P其实背着翻盘任务来的,全系标配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算力)、激光雷达、四驱,再加H7辅助驾驶和Flyme Auto 2.0座舱,这些原本只在极氪等豪华线上见得到的配置,现在20万级就给你塞满。这次他们没追求参数最炸裂,而是盯着用户体验,比如Z10时代用X86芯片成本压得喘不过气,可实际用户根本用不到那么夸张,于是改成8295,更均衡,也方便全系同步更新功能包,不至于出现某款孤岛式掉队的问题。

4S店实地观察领克销量真相,销售透露隐秘增长细节,混动赛道为何仍需破釜沉舟-有驾

Z10当年的失误林杰自己也提——纯电市场理解不足,把800V和400V简单当成技术迭代等级,却忽略核心用户眼里的断代差距;内饰为了迎合所谓极简风,把自家特色丢掉,结果两头不讨好。所以到了10 EM-P,他们回归经典造型,该保留的设计元素全留住,还考虑维修便利性,比如发动机舱布局预留检修位,让技师拆件不用费太多工夫,这点老李师傅(修理厂干二十多年)特别点赞,说以后换水泵不用再拆半个前脸这么折腾人了。

还有个冷门的小配置,是方向盘加热分区控制功能,不同温度怕手心出汗的人可以只开左右握位区域,这事儿销售平时都懒得讲,但冬天北方司机会偷笑,因为戴手套握中间位置根本没意义嘛。这类细枝末节,其实才是真正影响日常体验的小心思,只不过容易被忽略罢了。

4S店实地观察领克销量真相,销售透露隐秘增长细节,混动赛道为何仍需破釜沉舟-有驾

临走的时候,小王神秘兮兮地告诉我,目前预售订单情况不错,有几个客户甚至等现车宁愿不开临牌先放家里,说首批要留纪念。我笑他夸张,他反问:“你见过有人给新车拍‘出生照’贴客厅的吗?”结果第二天朋友圈真刷到了这种照片,看样子,有人是真的把这场翻身仗,当成自己的故事来参与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