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放大招!裸眼 3D 专利曝光,以后开车导航像 “实景投屏”?

“车载屏幕越做越大,但看导航还是要低头找路标”—— 这是很多车主的驾驶痛点。10 月 10 日,比亚迪新公布的 “裸眼 3D 成像专利” 给解决办法来了,不用戴 3D 眼镜,就能在车里看到立体画面,甚至能让导航路标 “浮” 在真实路面上。

比亚迪放大招!裸眼 3D 专利曝光,以后开车导航像 “实景投屏”?-有驾
比亚迪放大招!裸眼 3D 专利

这项技术是噱头还是真能提升体验?今天用大白话拆解,不管是比亚迪车主还是准备买车的朋友,看完就懂它的价值。

一、专利拆解:不戴眼镜的 3D,靠啥实现?

别被 “专利” 二字劝退,比亚迪的裸眼 3D 原理其实很简单,核心就是模拟人眼看世界的方式:

我们平时能感知立体感,是因为左右眼看到的画面有细微差别(叫 “双目视差”),大脑会把这两个画面合成 3D 效果。比亚迪的专利就用了这套逻辑:通过两个投影单元,分别向人的左右眼投射不同视角的图像,光线经过特制的光波导后精准进入双眼,不用眼镜就能形成立体视觉。

更贴心的是,它解决了传统裸眼 3D 的两大难题:一是用 1 毫米厚的可控透镜阵列调控光线,避免看久了头晕;二是能和 AI 结合,就算是普通 2D 导航画面,也能自动转换成 3D 效果,不用专门等 3D 内容。简单说,这技术把 “电影院的 3D 体验” 搬到了车里,还更舒服、更实用。

二、开车能用上啥?3 个场景太实用

这项技术不是花架子,而是精准戳中了驾驶中的实际需求,这 3 个场景最让人期待:

1. 导航:路标 “钉” 在路面,再也不跑错路

这是最实用的功能!现在看导航要盯着屏幕找 “前方 300 米右转”,比亚迪的裸眼 3D 能让箭头、限速牌等路标 “浮” 在真实路面上,和实际道路完全对齐。比如下高速时,立体箭头会直接 “指” 向出口车道,就算不熟悉路线,余光扫一眼就能看懂,不用低头分心看屏幕。

之前比亚迪和英伦科技联合研发的 3D 导航屏,在颠簸路段测试时,立体路标也能稳稳 “钉” 在路面上,不会跟着车身晃得头晕,对经常跑陌生路的车主太友好。

2. 智驾辅助:盲区画面变立体,停车更放心

现在很多车有 360° 影像,但平面画面看不出距离感,新手停车总怕蹭到马路牙子。有了裸眼 3D,能直接看到车身周围的立体场景,比如侧方停车时,能清晰判断车轮和路沿的距离,连车底的小石块都能看清位置。

遇到加塞、行人横穿马路时,系统弹出的预警画面会是立体的,比平面提示更有冲击力,能让车主更快做出反应,安全性直接升级。

3. 娱乐:后排看片像坐影院,长途不无聊

家庭用户肯定爱这个功能!后排屏幕开启裸眼 3D 后,看动画、纪录片时画面能 “跳出屏幕”,比如看动物纪录片,仿佛狮子就在眼前踱步。而且不用戴眼镜,老人小孩看久了也不会眼睛酸,长途自驾再也不怕后排乘客无聊。

三、和其他车企比,比亚迪强在哪?

裸眼 3D 不是新鲜词,不少车企都在试,但比亚迪的专利有两个明显优势:

一是成本可控。传统裸眼 3D 要换专门的屏幕,比亚迪靠 “投影 + 光波导” 组合实现,不用大幅改造现有车机硬件,未来大概率能下放到 15-20 万的车型上,普通家庭也能用上。

二是适配性强。有些车企的裸眼 3D 只能在固定位置看才有效果,稍微动一下就模糊。比亚迪的技术能通过算法调整光线角度,不管是主驾、副驾还是后排,不同位置都能看清立体画面,全家都能享受。

目前长安马自达、宝马等车企也在做车载裸眼 3D,但大多局限在高端车型的 HUD 上,比亚迪这步棋,明显是想让实用的 3D 技术普及到更多车型。

四、车主关心的问题:啥时候能用上?

虽然专利刚公布,但结合比亚迪的技术落地速度,这些信息可以参考:

落地时间:参考之前 DiPilot 智驾的推进节奏,专利公布后 1-2 年,可能会先在汉、唐等高端车型上首发,之后逐步下放到宋、秦系列。

现有车主能升级吗:大概率不行,因为需要投影单元、光波导等硬件支持,老车没有这些设备,没法通过 OTA 升级实现。

会加钱吗:初期可能是高端配置,后期下放后,预计中配车型加几千块就能选装,不会像某些车企那样漫天要价。

不过要提醒一句,裸眼 3D 是 “体验升级” 不是 “刚需配置”,买车时还是要优先看续航、空间这些核心需求,它更适合追求科技体验的用户。

结尾互动:你期待这功能吗?

比亚迪的裸眼 3D 专利,本质是把 “复杂技术” 变成 “实用体验”,尤其是 3D 导航,确实能解决驾驶中的分心问题。你觉得这功能最实用的场景是啥?如果买车,会为裸眼 3D 多花钱吗?

#比亚迪公布裸眼3D成像专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