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这步棋走得真绝了。新款GX550h顶配带三把锁,卖77.8万。这价格一出,直接让那些还在琢磨二手LX570的人心里一紧。说实话,我自己也有点懵——明明GX本身就是个混动版本,别说三把锁了,车身似乎都追不上丰田的传统越野DNA。
我刚才翻了翻一本笔记,有朋友说:你看GX那直4+电机的版本,怎么觉得没啥亮点。国内的版本已经变成了这阉割版2.4T直列四缸+电机,动力表现和技术感都比不上国外V6机械增压版,更别提那颗曾经让人心动的高性能车。(这段先按下不表)
但怎么说呢,这车的核心其实并不是要比机械性能,而是卖个情怀。中国市场的GX,就像一只被阉割的狮子,少了几分威严,却多出了点儿实用的精神。是不是觉得挺讽刺?明明是豪车,结果动力像个低配。
我还想起兜里的那张2022年的销售排行榜,GX550h占了优等生位置——主要靠混动系统省油的招牌。数据显示,日常操控油耗大概在9-10升/百公里左右(估算,实际上我也没开出个真实数字),比起那个油老虎LX570,那可是天壤之别。
GX550在国外就是那台自然吸气V6机械增压的高性能车,油耗低点,动力够用,挺香的。问题只在于,国内阉割之后,它变成了另一台车。很多人一看售价,心里一咯噔。尤其是那些还在盯着二手LX570看的人——它的百公里成本我算过,油耗高,维护还贵,二手保值也堪忧。
说到一辆车的价值,其实得看你怎么定义。买LX570,大排量V8,听着那浑厚的声浪,倒不只是买一辆车,更像是在买那份时代感。它代表的是过去的荣耀——5.7升的自吸V8,气场全开。那排场,我朋友说过:这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像是身份的象征。
而GX550h,就像个实用派,混动的优势在于燃油经济,又有底盘的越野能力。尤其是非承载车身,那些越野爱好者懂,那一体成型的车身,越野穿越泥泞和碎石之时更靠谱。携带三把锁,稳妥得让人心里有底。
我还记得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说:你看那些大排量车,比如80W的卫士,确实牛逼,但买的人很少。的确,豪车市场逐渐被理性占领了。有些朋友喜欢追求情怀,也有人说:不瞒你说,我其实挺喜欢那V8的,心里也有点叹。
这其实是个很微妙的点,情怀的东西,真的是N个人理解不一样。购买心理差异很大。有人愿意多花钱,一是为了那份自我满足,二还是为了那种可遇不可求的独特气场。可很多人其实买车,还是为了用得顺手。
有个细节我想说,我刚才翻了下自己车友会发的相册,里面装着几年前的一张照片:我那会儿刚买LX570,电动尾门坏了,我每次修都觉得自己像个高端修理工。那个时候,感觉买大车就是牛逼。
现在想想,毕竟大排量发动机的维护贵不贵?保养其实不算便宜,换个正品配件,五六千起步,自己动手也得累上半天。比起混动车,少掉了那份麻烦。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觉得油耗其实还不算最关键,豪华越野的核心还是气场和体验?
(这段先按下不表)所以,我很难判断:售价77.8万的GX550h,值得吗? 小跑题一下,觉得其实还是看你喜欢什么。喜欢哲学感的,V8排气的声音,宽大的车身气场;喜欢实用的,低油耗,带着点野性和科技感的混动系统。
我琢磨一句话:和过去年份的豪华车比,如今的豪华已经不光看机械性能了。你看,同价位的英伦车,像80W的卫士,气场上确实不错,但用得顺不顺手?油耗、维修难不难,是环环相扣的。下一段谁知道呢——(这段暂停,再考虑)。
这个价格我觉得也反映了市场的微妙变化——你要的真的只是一个身份标志,还是生活中的一份实用?
有人说,雷克萨斯用了割韭菜的策略:趁着还能割,先把韭菜割了。也是啊,市场上还剩多少韭菜,鲁莽点说,就趁还有点市场空间,先赚上一波。
可不觉得奇怪吗?明明是越野车,偏偏市场偏偏推出那样的配置,只为了打个感情牌。这车到底还能干嘛?真能越野?那倒不一定,但一定能漂漂亮亮地把你吓一跳。
你说,日常开GX550h,哪款比较合适?当然是最平衡的标准版,便宜点,实用性强。而顶配带三把锁,是不是纯粹为了去野外炫耀准备的?我觉得,算一种情怀投资吧。毕竟,越野能力没那么差,油耗还能接受,住个家用SUV的框架内,算还算合理。
说到保养贵不贵?难说,听说雷克萨斯的售后还挺不错,但我确实没考虑过长远维护成本。大概每年2万左右吧,加上油费,一年跑个2万公里来说,百公里算上油、保养、保险,可能得1.2-1.5元,折算下来挺踏实的。和同期不买豪华的平价车比,也真心不便宜。
至于你问自我更正:我之前说过抛开价格不谈,V8毫无争议,其实归根到底,没有绝对的好。那个自吸V8的时代已然过去,现在能挣钱的,还是那些技术端的革新。
我多想知道——你会选择一个带着三把锁、油耗低、实用的混动,还是那颗挂着老派情怀的V8心脏呢?
用不用韭菜这个词,是不是太偏激?也难怪。感觉今年的汽车市场,真像个割韭菜现场,你我都在旁边看着,谁都不想被收割,却又忍不住去割一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