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电车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但总有一群人为了卖电车,一味的贬低油车。
有的车企说: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喜欢闻汽油味。
有的车企说:油车是老旧能源,为什么不买新能源?
还有的人说:油车在电车面前,一无是处。
客观来说,以上说的问题,好像都存在,但好像也不对,买车这件事儿其实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事情,它不是非黑即白的消费观。
买什么好,取决于当下自己的需求。
我们也给身边的朋友推荐电车,但在推荐之前,会先问一下:你的收入情况、你的需求情况是什么?如果你的家里一台车都没有,而且收入不是特别好,那么我绝对不会推荐一台电车给你。
为什么?
因为这时候的你,需要的不是一台加速多快的电车,也不是一台多么省钱的电车,而是能率先保证你日常通勤的油车,有了油车之后再考虑换一台电车。
先解决基本需求问题,再解决自己想要的品质问题,这个消费方向一定不能变。
电车有绝对的代步优势,尤其是入门的电车。
比如说一台定价6万多的比亚迪海鸥,日常出行的百公里成本,用家用电的话,跑100公里只需要不到10块电费。
两瓶可乐的钱,跑100公里。
而且电车不需要保养,在品质稳定的情况下,甚至也没啥需要维修的,同价位的油车就不一样了,我们之前说过,6万的油车和16万的油车,其实养车成本差不了太多。
只要沾上汽油这个东西,成本就下不来。
而且,小电车的尺寸小、加速也快,日常用车很安静,市区里跑跑,这些点都是亮点,关键是在核心城市不用限行、限号,还能解决很多人的出门问题。
但这不能证明油车就没有价值啊!
很多人还没有车,国内市场的乘用车覆盖面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或者说“没有车”的群体还很庞大,24年的数据,是国内汽车保有量3.5亿。
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国内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4亿。
平均每4个人才有一台车,而且考虑到不均衡的问题,有的家庭3台车,有的家庭人口数量超过4个人。
所以,还有大量的家庭没有车。
每年我们的乘用车销量都会超过2200万,这个市场容量比我们想的要更大,这必然会回归到最初聊的那个问题:
很多人还没有车,如果让一个没有车的家庭,花几万块钱去买台小型电车,这是不合理的。
电车更适合在城市进行代步,不适合很多农村市场,不少农村市场都是“一年两箱油”,长时间搁置不用,电池包会加快衰老速度,后期的故障率会更高。
而且只要不是用车强度很高,一年一万公里以内,油车的经济性能也没有那么拉垮。
很多人需要的还是一台代步车,只要稳定、耐用就行,所以这很能解释,为什么电车补贴了这么多年,但油车还是有很多人买。
朗逸、轩逸、长安CS75这些车在销量榜单中的数据依然很强,就是因为整个市场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在默默的消费油车。
油车加速慢、吵、没啥新科技,但油车只需要拿出一个优势:开10年之后,低成本的简单修一修还能开,就这一点就是电车比不了的。
这个社会是分层的,甚至是分世界的,顶级的圈层想买什么买什么,可以在互联网上各种炫耀自己,占据流量制高点传播自己的电车生活。
但是还有数亿的群体没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他们在网上也没什么流量,他们消费的重点其实就是油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