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XX。今天,咱们来聊聊一款颇具传奇色彩的车型——昌河北斗星。这款曾经风靡一时的国民神车,如今却饱受争议,甚至被戏称为“一个壳子四个轮”。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昌河北斗星拆车:简单到极致!
近,网上流传着一段昌河北斗星的拆车视频,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视频中,拆车师傅将北斗星的底盘、悬架、内饰等部分一一拆解,展现出了这款车简单到极致的设计。
底盘:
平整度一般: 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北斗星的底盘却不够平整,缺乏扰流和防尘护板。
动力有限: 前置电动机功率只有30千瓦,转速也只有7500转/分钟,动力实在有限。
油改电: 北斗星采用的是“油改电”方案,中央留有排气管位置,管线暴露在外。
电池容量小: 三元锂电池容量只有20.3千瓦时,工作电压也只有113.1伏,不支持大电流放电。
锈迹斑斑: 8年11万公里的车龄,底盘边缘、电机支架等部位已经出现明显的锈迹。
悬架:
前悬: 麦弗逊结构,但不是三角臂,而是一根横向支臂,利用防倾杆充当另一根支臂。这种设计简单到极致,缺少任何一个支臂,车都无法站立。
后悬: 单纵臂结构,中央类似于整体桥,不提供扭力。钢管两端与车轮相连,再通过一根拖曳臂与车身相连,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内饰:
缺乏防撞梁: 2017年的车型,前后防撞梁居然都没有!保险杠内部空空荡荡,车身钢板直接暴露在外,安全性堪忧。
配置简陋: 内饰设计陈旧,塑料感十足,配置也十分简陋,缺乏现代感。
昌河北斗星为何如此简单?
昌河北斗星之所以如此简单,主要还是因为其成本控制。作为一款面向低端市场的车型,北斗星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成本,以实现价格优势。因此,在底盘、悬架、内饰等方面都采用了简单的设计,甚至省去了防撞梁等安全配置。
昌河北斗星的未来: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今天,昌河北斗星这种简单到极致的车型,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昌河北斗星的未来并不乐观,很可能成为燃油微型车市场的“千古绝唱”。
总结:
昌河北斗星,曾经是无数人的代步工具,如今却沦为“一个壳子四个轮”。它的简单设计,固然降低了成本,但也牺牲了安全性和舒适性。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昌河北斗星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