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大爆料!
奔驰,这个汽车界的“常青树”,最近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话说这“屏幕瘟疫”在汽车圈蔓延开来,搞得不少车企是“无屏不欢”,恨不得把家里的电视搬进驾驶舱。
而这次,奔驰 GLC 的新款,算是把这个“屏幕癖”推向了极致,玩出了新高度,也玩出了新“槽点”。
先来看看这新款 GLC 的内饰,尤其是高配车型。
奔驰这次是下了血本,直接祭出了他们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片显示屏,足足 39.1 英寸!
这尺寸,简直能媲美一台小型电视了。
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 MBUX Hyperscreen 超级面板的进化版本,要知道,2021年 EQS 上那一套就已经够让人眼花缭乱了,这次更是变本加厉。
过去,Hyperscreen 像是三个屏幕的“联姻”,而新款呢?
直接来了一块“巨石”,浑然一体,直通到底。
这设计,如果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形容其视觉冲击力,倒也贴切,只不过,这“银河”落下的,是无数个像素点。
这块“巨石”集成了超过 1000 个 LED,能够实现可定制的矩阵背光,就像在车内构建了一个可以随意调整亮度的“星空”。
它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将某些区域“隐去”,某些区域“点亮”,精准地将你的注意力牢牢吸住。
这听起来科技感十足,但细想一下,在驾驶的瞬息万变中,这种“吸睛”设计,会不会反而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当然,并非所有 GLC 都如此“硬核”。
在搭载 EQ 技术的“基础款” GLC 上,依然保留了独立的屏幕,其造型也与新款 CLA 如出一辙。
这或许说明,奔驰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懂得“张弛有道”的道理,但高配车型的那股“一意孤行”的劲头,倒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块巨大的屏幕,对车内的功能布局也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
你是否还记得,过去那些精心设计的空调出风口?
它们能根据你的意愿,将清风或暖流恰到好处地送到你身边。
在这新款 GLC 上,这些“老伙计”被整合进了巨幕之中。
你所谓的“通风导流板”,如今披上了独立轮廓的 LED 背光,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换色彩,颇具未来感。
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画龙点睛”与“画蛇添足”的区别。
第一代 MBUX Hyperscreen 的中央出风口,好歹还能将气流送达你的上半身,带来一丝舒爽。
可新款呢?
这块“巨石”将中央出风口的位置硬生生地向下挪移,现在这风……直接奔着你的肚脐去了!
这操作,让人不禁想起“风不吹脸,吹肚脐”的奇谈怪论。
你说,驾驶者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面部的清爽,还是肚脐的温暖?
这设计,莫非是为了让你的腹部也能感受到“科技的温度”?
我猜测,或许设计师们认为,肚脐的位置更“中心”,更具“核心”的象征意义吧。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屏幕旁边的托盘,不仅能无线充电,还能容纳两部手机。
这倒是省去了不少插拔的麻烦。
但你仔细看,靠近驾驶员的一侧,仍保留着一排实体按键,其中包括那个攸关生死的危险警示灯。
看到这排实体按键,我仿佛看到了“迷雾中的灯塔”,在关键时刻,你无需在浩瀚的屏幕海洋中摸索,就能找到那个救命的开关。
说到这些屏幕,奔驰的设计总监戈登·瓦格纳,这位年过半百的大师,在一次访谈中坦言:“车内大屏幕已不再酷炫,它们已变得司空见惯,不再令人惊喜。” 这番话,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尴尬。
连设计师自己都承认,屏幕的泛滥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
可问题是,承认归承认,瓦格纳先生,您倒是给奔驰的追随者们一些新的期待啊?
目前来看,奔驰似乎并未拿出什么“非屏幕”的创新解决方案。
这如同一位厨师,明知菜肴油腻,却依旧坚持使用大量的油,理由竟是“油腻不酷了,但为了烹饪,油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逻辑,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何况,瓦格纳先生的“杰作”之一,那个被戏称为“鱼形”的 EQ 系列电动车,销量确实乏善可陈。
然而,他却辩称那是“远远超越了时代”。
这番说辞,堪称“神来之笔”,足以令任何批评者哑口无言。
奔驰高层似乎也对此“深信不疑”,否则,瓦格纳先生的席位恐怕早已易主。
看来,“超越时代”这个词,在汽车界,真是一张万能的“免死金牌”。
除了内饰,新款 GLC 的外观设计也颇具看点,尤其是那全新的水箱护栅。
它被厚实的镀铬框架所包裹,内部的横条被巧妙地设计成发光的磨砂玻璃面板,散发出一种低调而又科技的光泽。
这本身就足够引人注目了。
然而,奔驰并未止步于此,他们还提供了“付费升级”的选项。
你可以选择让这些横条拥有“像素结构”,具体而言,就是 942 个像素点!
这些像素能够创造出动态的动画效果,赋予水箱护栅“生命”。
我仿佛能想象到,在夜晚,这辆车驶过,它的前脸如同在舞台上闪耀的明星,载歌载舞。
真不知,夜晚的道路上,它是否会与那些“迪斯科舞厅”的灯光融为一体,制造出一番别样的景象。
说起来,这款搭载 EQ 技术的 GLC,实际上是接替了上一代销量不佳的 EQC。
EQC 在 2023 年初的黯然退市,似乎也暗示着“EQ”这个标签,在奔驰内部并非金汤匙。
如今,奔驰的命名策略也发生了转变,不再为纯电动车型赋予独立的“EQ”前缀,而是将其融入到传统的车型系列之中。
但为了区分,又发明了一个略显突兀的“EQ 技术”前缀。
这就像给孩子改名后,又加上一个“XX技术”的标签,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高科技产物”。
关于这款新车的平台,目前披露的信息甚少,只知道它在技术上与现款的燃油版 GLC(X 254)并无关联。
换言之,这又是一款基于全新电动平台打造的车型。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画蛇添足”的典故,明明可以走一条简洁的路,却非要加上一些繁复的标识。
话说回来,这满屏的科技感,确实能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但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关心的是,这种设计是否能真正提升驾驶的体验?
过多的屏幕,会不会让驾驶变得更加复杂,如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那些被“推低”的通风口,是否真的能带来令人愉悦的驾乘感受?
设计师口口声声说屏幕不再酷炫,但奔驰却依旧乐此不疲地堆砌着屏幕。
这好比一位沉迷于某种习惯的人,明知其弊端,却又无法自拔。
这股“屏幕风潮”,何时才能真正得到“治愈”?
我们消费者,何时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而不是被科技所“奴役”?
我始终认为,汽车的本质,在于驾驶的乐趣。
那些过度的屏幕和炫技,是否正在稀释驾驶本身的魅力?
那些朴实无华的实体按键,虽然不够“光彩夺目”,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一份坚实的安心。
奔驰 GLC 的这一次“大胆尝试”,无疑是将“屏幕”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它带来的,是令人目眩的视觉盛宴,还是操作上的重重阻碍?
是科技的进步,还是对传统驾驶愉悦感的渐行渐远?
这一切,唯有时间能够给出公正的评判。
但我真心期盼,未来的奔驰设计师,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些“不那么刺眼”的惊喜,让科技与人性,真正实现和谐共融。
说到底,科技如同“双刃剑”,善用则能披荆斩棘,不当则会伤痕累累。
奔驰 GLC 这次“巨石”般的创新,究竟是“披荆斩棘的利器”,还是“伤痕累累的累赘”,让我们共同见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