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最近干了一件特不保时捷的事儿,不装了,摊牌了。
他们给中国市场,单独,搞了一套车机。
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不就是个车载导航换了皮吗?错了,这事的性质,约等于一个修了一辈子闭口禅的大师,突然冲上直播间开始喊麦带货,一边喊着“家人们,上链接”,一边眼角还挂着泪。
一种信仰崩塌的美。
过去,这些海外豪华品牌对待车机的态度是什么?是一种宗教式的傲慢。全球统一,爱用不用。那个UI界面,那个操作逻辑,那个反应速度,梦回诺基亚5230,卡得让三体人看了都想重启地球。你跟他说不好用,他说你不懂德味儿。你跟他说功能少,他说我们注重纯粹驾驶。讲真,这套说辞就是汽车界的“为了你好”,突出一个PUA。
但现在,保时捷,这个把“纯粹”刻在脑门上的老顽固,突然悟了,或者说,是被打醒了。他发现,在中国这个魔幻大陆,你修你的金钟罩铁布衫,人家根本不跟你玩拳脚,直接开着高达就来了。你的德国工艺,你的纽北圈速,在人家那个能K歌、能点外-卖、还能在你堵车的时候给你放一整部《甄嬛传》的巨大屏幕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这就叫降维打击。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所有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最原始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揣着刀,不是为了分蛋糕,而是为了保证别人吃不上蛋糕。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一起饿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保时捷这次所谓的“为中国低头”,本质上是一种自救,一种被逼到墙角的应激反应。这就好比一个武林宗师,被人用加特林堵在巷子里,他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绝对不是“我要用内力震碎子弹”,而是“TMD我的防弹衣呢?”
保时捷这套中国特供车机,就是他的防弹衣。或者说,是一块数字化的压缩饼干。在以前,这玩意儿不重要,大家比的是谁的宝剑更锋利。现在不行了,现在是末日求生,大家发现,没压缩饼干会饿死。所以保时捷也顾不上体面了,赶紧搓一块出来,味道好不好不重要,先保证能活下去。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款保时捷的中年人,对此感触极深。那套原厂PCM系统,讲真,我有时候下地库,手机信号都没了,那时候再牛逼的车机也白搭。还不如我那诺基亚靠谱。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你,这台车除了驾驶,其他一切都是垃圾。它用实际行动逼着你把注意力放回方向盘和油门上,这是一种修行。但问题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吃这套了。他们从小是被苹果和安卓喂大的,你让他们用一个连打字都费劲的系统,他们会觉得你这玩意儿是不是上个世纪的出土文物。
所以你看,决定技术成败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而是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需求。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是什么?不是高速公路,也不是封闭园区,是菜市场门口,一个逆行的老头乐,带着一个不牵绳的狗,旁边还有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小孩。谁能完美处理这个场景,谁就是自动驾驶的爹。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就问你怕不怕?
同样的道理,最好的车机系统,也不是工程师定义的,而是副驾上那个女朋友,或者后排那个娃定义的。他们要看视频,要听歌,要语音控制,他们的需求才是圣旨。保时捷终于明白了,驾驶的纯粹性,在家庭的和谐面前,一文不值。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保时捷挺可怜的。像一个练了一辈子金钟罩铁布衫的大侠,最后发现人家直接用高达。你说这仗怎么打?没法打。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也去开高达。所以,保时捷不是被“驯服”了,他是“开窍”了。
这种开窍,带着一种悲壮。因为这意味着,它在某种程度上,背叛了自己。
一个品牌的价值,尤其是奢侈品牌的价值,来源于它的“不说人话”。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是它营造出来的“虽然我功能少、价格贵,但我是奔驰”的玄学光环。买它的人,买的就不是车,是一种身份认同,一种“我成功了”的自我暗示。这是一种信仰。
保时捷也一样。它的信仰是赛道,是机械,是那种人车合一的原始快感。但现在,它要开始跟你聊应用生态,聊语音识别,聊OTA升级了。这就好比你粉了一个摇滚巨星,结果他有一天突然开始唱网络口水歌了。你会觉得,坏了菜了,偶像的魂儿没了。
这是一种必然的矛盾。当保时捷开始卷屏幕的时候,它和蔚来、理想还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轮子加沙发加彩电。区别只是沙发是真皮的,彩电是保时捷牌的。这简直就是把脸伸过去让别人抽!但能活,就是能活。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种妥协会不会上瘾?今天为了中国市场定制车机,明天会不会为了中国市场改悬挂调教?后天会不会为了中国市场出个加长带老板座的911?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保时捷这个全球品牌,就被“肢解”了。它不再是一个统一的符号,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割裂的、讨好特定市场的“特供版”集合体。这对于一个全球化奢侈品牌来说,是致命的。
但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的残酷之处。它不给你保留体面的空间。所有人都在发疯,你不跟着疯,你就是第一个死。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回到最后那个问题:当保时捷的车机变得和国产车一样好用时,你觉得它是进步了还是堕落了?
讲真,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陷阱。对于真正的保时捷信徒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一种对品牌精神的背叛。但对于保时捷的财务报表来说,这叫TMD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真正的答案是,当一个品牌开始思考自己会不会失去灵魂的时候,它的灵魂其实已经丢了。因为灵魂这东西,和贞操一样,是不能拿来讨论的。能讨论的,都是生意。
所以,别再问保时捷失去了什么。它什么都没失去,它只是想在中国这个修罗场里,活下去而已。至于灵魂,那玩意儿能换几个订单?不能?那它就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
这就是商业,残酷,但是真实。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