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UNI-V降价到11万,年轻人为何不买账_油车真没市场了_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聊一聊。

主角是长安汽车旗下的一款挺出名的轿车,叫UNI-V。

这款车当初刚出来的时候,因为外形特别时髦,有点跑车的感觉,很受年轻人喜欢,销量一度非常火爆。

最近,长安推出了第三代UNI-V,而且还拿出了很大的诚意,把价格给降下来了。

长安UNI-V降价到11万,年轻人为何不买账_油车真没市场了_-有驾

就拿配置最高的2.0T版本来说,新车上市的“尝鲜价”直接定在了11.49万元,这可比老款便宜了一万多块钱。

不仅如此,像杜比全景声音响这种以前挺贵的配置,现在花999块钱就能选装,听起来确实是相当划算。

按理说,产品更新换代,性能更强了,价格还更便宜了,这不就是咱们消费者最乐意看到的“加量不加价”嘛,应该会引来一波抢购热潮才对。

可奇怪的是,市场反应却有点冷清。

数据显示,这款车在去年行情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能卖出一万多台,是妥妥的明星车型。

但到了今年,月销量却掉到了三四千台的水平,可以说是“腰斩”了。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这么一款曾经的“网红神车”,怎么说降价就降价,说卖不动就卖不动了呢?

难道是现在的年轻人眼光高了,看不上这款车了?

还是说,这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先看看这款新车到底变了些什么。

首先从外观上说,新款UNI-V做了一个挺大胆的改动。

长安UNI-V降价到11万,年轻人为何不买账_油车真没市场了_-有驾

老款车那个像渔网一样、没有明显边界的前脸格栅,是它最有辨识度的设计之一,看起来特别有攻击性,这也是很多年轻人喜欢它的原因。

可到了新款,这个设计被取消了,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前脸,只是在下面加了点橙色的装饰条。

厂家的想法可能是想让它看起来更像现在流行的新能源电动车,显得更科技、更前卫。

但这么一改,很多老车迷觉得它失去了原来那股子燃油性能车的“精气神”,个性没了,反而变得有点不伦不类,少了几分味道。

再看车里面,变化也不小。

老款车那个仪表盘和中控屏连在一起的“三联屏”设计,坐进去感觉跟开战斗机似的,科技感满满,是车主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点。

新款呢,把这个设计也给取消了,换上了一块尺寸更大的14.6英寸竖着放的中控大屏幕。

屏幕是大了,但原来那种整体感和环抱感没了,感觉就像是硬生生在中间插了块平板电脑,跟整个内饰风格有点不搭。

这些变化,说白了,都是在向新能源车的设计风格靠拢,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但没吸引到新用户,反而让一部分冲着它独特设计来的老粉丝感到失望。

当然,光是外观内饰的变化,还不足以解释销量的巨大滑坡。

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整个汽车市场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对于作为购车主力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评价一辆车好坏的标准,跟几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长安UNI-V降价到11万,年轻人为何不买账_油车真没市场了_-有驾

第一个被颠覆的概念就是“性能”。

长安UNI-V搭载的这套2.0T蓝鲸发动机,配上爱信的8AT变速箱,从机械素质上讲,绝对是国产燃油车里的佼佼者。

最大功率比老款还高了一点,开起来动力响应快,换挡平顺,在过去,这就是“小钢炮”的代名词。

可现在呢?

你看看满大街跑的新能源车。

别说那些二三十万的,就像小米SU7那样加速快得吓人,就是十来万的国产电动车,比如零跑、哪吒,百公里加速也能轻松跑进三四秒。

电动车那种踩下电门动力就瞬间爆发、没有任何延迟的推背感,是传统燃油车怎么踩油门都比不了的。

这就好比你还在苦练拳脚功夫,一招一式打得有板有眼,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激光枪,指哪打哪,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

过去我们觉得发动机的轰鸣声是激情的象征,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觉得,那种安静又迅猛的提速才更酷、更高级。

所以,UNI-V引以为傲的这点性能优势,在电动车面前,已经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第二个,也是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用车成本。

长安UNI-V降价到11万,年轻人为何不买账_油车真没市场了_-有驾

这笔账,现在的年轻人算得比谁都精。

咱们简单算一下,UNI-V这台2.0T的车,就算再省油,百公里综合油耗也得八九升吧?

按现在8块多一升的95号汽油价格算,跑一百公里就得将近70块钱。

而一台同价位的纯电动车,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晚上利用低谷电价充电,充满一次也就花个二三十块钱,同样能跑个五六百公里,算下来一公里的成本才一毛钱不到。

就算是在外面公共充电桩充电,成本也远低于油费。

一个月下来,光是油钱和电钱的差额,就可能是一两千块。

对于很多刚参加工作、收入还不算太高的年轻人来说,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省下来可以做好多事了。

而且,电动车保养也简单,不用换机油、机滤这些,又能省下一笔开销。

长期用下来,省钱的效果非常明显。

第三个,也是如今越来越重要的,就是智能化体验。

现在的年轻人是伴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长大的,他们希望自己的汽车也能像手机一样聪明、好用。

你坐进现在主流的国产新能源车里,比如比亚迪、小鹏、理想,会发现它们的车机系统反应飞快,屏幕清晰流畅,语音助手也特别聪明,你说“我有点冷”,它就会自动调高空调温度;你说“打开车窗”,它就能精准执行。

长安UNI-V降价到11万,年轻人为何不买账_油车真没市场了_-有驾

很多车还配备了高级的辅助驾驶功能,在高速上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甚至自动变道,大大减轻了开车的疲劳感。

夏天上车前,可以用手机APP提前把车里的空调打开;冬天提前把座椅加热,这些功能一旦用过就回不去了。

反观UNI-V,虽然也换了个大屏幕,但它的车机系统和智能化水平,跟这些新势力品牌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它更像是一台传统的汽车,只是加装了一个大屏幕,而新能源车则更像是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智能终端”。

这种体验上的代差,对于追求新潮和科技感的年轻人来说,是很有影响的。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朋友本来都准备下订UNI-V了,结果被同事拉去试驾了一下比亚迪的秦PLUS,回来之后就改变主意了。

他发现,一台落地不到十万的车,既能用电省钱,智能化体验还那么好,相比之下,UNI-V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强了。

所以说,长安UNI-V销量下滑,真不能全怪它自己。

它依然是一台不错的燃油车,只是它所处的时代和面对的竞争对手,都变了。

长安这次大幅度降价,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自救,希望能用更高的性价比,留住那些对传统机械驾驶乐趣还有所留恋的消费者。

但现实是,根据最新的数据,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这意味着现在每卖出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

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年轻人的购车观念已经从关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传统硬件,转向了更关心电池技术、续航里程、智能体验和用车成本这些新的维度。

长安自己也清楚这个问题,所以也在大力发展深蓝、启源这些新能源品牌。

只是,转型需要时间,而UNI-V这款曾经的明星产品,就成了这场时代变革中,传统燃油车所面临困境的一个真实写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