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跑了趟川藏线,老司机说这套900V系统比想象中更有门道——5分钟充电跑250公里背后藏着什么玄机

蔚来ES8跑了趟川藏线,老司机说这套900V系统比想象中更有门道——5分钟充电跑250公里背后藏着什么玄机

海拔4000米的折多山口,气温接近零下,我看着充电桩上跳动的数字有点发愣。ES8这套900V系统在高原环境下充电速度几乎没打折扣,5分钟进去250公里续航,这效率让旁边几台还在慢慢充的燃油改电车主投来好奇的目光。川藏线跑下来,百公里电耗稳定在18.5度左右,比预想中省不少。

蔚来ES8跑了趟川藏线,老司机说这套900V系统比想象中更有门道——5分钟充电跑250公里背后藏着什么玄机-有驾

关于这套高压架构,我琢磨了一路。900V平台配合碳化硅模块,听起来挺玄乎,实际开下来感觉或许就是能量转换那一环更利索了。那个5C超充技术,峰值功率能到600千瓦,30%充到80%大概也就喝杯咖啡的工夫。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充电速度在高海拔地区能保持住,可能跟整车的热管理系统有些关系,具体怎么做到的,厂家没细说,咱也不好乱猜。

车身设计倒是能看出些门道。风阻系数0.259,数字摆在那儿,开起来确实感觉车身跟空气之间像抹了层油,高速上那种被风顶着的阻力感轻了不少。据说做了上千次风洞测试,车底还加了个什么整流器,轮胎也换成低滚阻的。这些东西单独拎出来或许效果不明显,但凑一块儿似乎就把续航往上拱了一截。

蔚来ES8跑了趟川藏线,老司机说这套900V系统比想象中更有门道——5分钟充电跑250公里背后藏着什么玄机-有驾

智驾这块我倒没太敢放手。车上装了3个激光雷达,加上一堆摄像头传感器,号称360度无死角。实际用下来,高速跟车确实稳,车距控制得挺准,窄路会车也没出什么幺蛾子。有次在成都遇上暴雨,能见度特别差,自动泊车居然还能用,这点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不过复杂路况我还是习惯自己掌方向盘,毕竟机器再聪明,也得看路况配合。

悬架调校算是个惊喜。双腔空气悬架能升降50毫米,配合那个自适应减震,过烂路时车身姿态稳得住。我特意在舒适模式下跑了段颠簸路面,车里放的矿泉水瓶几乎不怎么晃。切到运动模式过弯,侧倾抑制又上来了,这种软硬可调的设定,长途开着不累。第二排那个零重力座椅,躺角能到150度,配个小屏幕看看片子,后排乘客倒是舒服。

蔚来ES8跑了趟川藏线,老司机说这套900V系统比想象中更有门道——5分钟充电跑250公里背后藏着什么玄机-有驾

换电这事儿得单独说说。川藏线上平均两百公里一个换电站,这个布局密度算是用心了。我试了几次换电,全程两分多钟,比加油还快。如果选电池租赁方案,整车价格能降十来万,对于预算有限的人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换电站分布还是有地域差异,二三线城市可能没这么方便。

座舱那块48英寸的大屏,初上手有点晃眼。语音助手倒是挺灵光,能听懂连续指令,开车时动动嘴就能搞定大部分操作。不过屏幕太大也有弊端,有时候阳光直射反光比较厉害,得调整下坐姿角度。车机流畅度没的说,应该是芯片算力够用。

蔚来ES8跑了趟川藏线,老司机说这套900V系统比想象中更有门道——5分钟充电跑250公里背后藏着什么玄机-有驾

空间利用率这块,五米多的车长,三米多的轴距,第二排座椅还能横向滑动15厘米,坐七个人再放点行李不成问题。后备厢常规容积够用,把第三排放倒,装些大件物品也装得下。这个尺寸在同级别里算是站得住脚的。

蔚来ES8跑了趟川藏线,老司机说这套900V系统比想象中更有门道——5分钟充电跑250公里背后藏着什么玄机-有驾

开了大半个月,整体感觉这车在技术层面确实堆了不少料。900V高压、5C超充、三激光雷达、双腔悬架,单独拎出来都不算新鲜事,但整合到一块儿,配合换电网络,用起来倒是挺顺手。当然,价格摆在那儿,四五十万的预算,选择空间也不小。

最后说句实在话,纯电车跑长途,心态得放平。充电也好,换电也罢,都得提前规划。技术再先进,也架不住你临时起意往没有补能设施的地方跑。这套900V系统在川藏线上的表现让我踏实不少,但说到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