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坐在荣威M7的驾驶位上,突然觉得那副大屏幕像是一个迷你电影院。开到市区,天还没亮,街上的灯火映在那扁平的车身上,劲头十足。你知道吗,我注意到,除了界面流畅,最让我觉得靠谱的,是这个系统反应的速度——没有卡顿,没有延迟。那次,一位修理工在敲着我的门,笑着说:车子开久了,最恼火的就是系统反应慢。我心想,好车的标志,不就是要快吗?这点荣威M7还算让我满意,毕竟,车载系统要快,不然开个导航掉链子,心里就堵得慌。
你试过在堵车时切换出站路线吗?我估算,像荣威这种配置,导航响应时间保持在1秒以内(体感,样本少),比起一些老掉牙的车简直快出天际了。别的车那种反应慢的,要等上一会儿,导航信息还得重新刷新,令人抓狂。荣威的地图+N分屏功能,再加上影音娱乐,满载操作都几乎不用等。这背后,是车机系统优化的功夫——我猜,软件优化占了不少时间。可惜我没细想过的是,这样的系统反应快,是不是也意味着硬件压力大?厂里会调配更好点的硬件,但我也知道,软硬结合,才是流畅的核心。
差不多一周前,碰巧朋友问我:这车动力怎么样啊?荣威M7的动力心跳让我挺喜欢,采用自研的DMH高效混动发动机。你知道吗?长续航大概在160公里,综合续航可以到两千公里左右。按我车里那笔记,平均每公里油钱不到两毛钱(估算/体感,样本有限),这个成本优势太明显了。考虑到日常通勤,算下来,百公里油耗大概也就1.8升吧(粗算/估算),比起传统油车节省了不少成本。
但说到油耗和性能差异,比起同价位的某些纯燃油车,荣威在续航和节能方面略胜一筹。觉得最实用的,是那套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就像拼拼图那样,把电池、电机、热管理结合得极致,效率提升了不少,89.6%的补能效率,零下20°还能跑75%的续航,这些数字一交流出来,感觉科技真在照顾我们的生活。但这段先按下不表,最近我也在琢磨,这样的技术到底能不能长久保持稳定?毕竟,造车要做的是一件持久战。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张车内空间的照片,座椅后方那块巧妙设计的储物台,里面放着一只随手扔的咖啡杯。这细节,居然占据了我脑袋好几天。荣威M7的空间感,不赖。4940×1890×1510mm,轴距2820mm,腿部空间还算宽松。座椅调节基于人体工学,主驾能高低、靠背、前后调,后排还能放倒一下。想问问你,开长途会不过瘾吗?我觉得,不会。尤其是配合那套多达31个储物空间,出门都能塞得满,后备箱还能放好多东西。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哪里比别的车更出彩呢?大概是视野吧?视野好,安全感也强。
讲到安全,荣威在这块真不含糊。安全气囊、胎压监测、安全带未系提醒、儿童座椅、ABS、服役稳定系统……一堆基础配置都是标配。我记得听销售说,车身还做了特别的钢材处理,抗扭刚度不错。但我心里还是想:这些安全配置,真的能在关键时候救命吗?毕竟,自动刹车、车道偏离辅助都算主动安全,但很多时候只靠它是远远不够的。
你看过车载斑马智行系统的速度吗?我试过几次,操作几乎一气呵成。12.8英寸大屏,快速切换导航+影音界面,还支持语音识别——只要一句带我回家,导航瞬间跑出来。朋友说:你这车能不能不要太智能,反而觉得更麻烦。有时候我觉得,惯了之后,就会觉得它变成了个助理。这个系统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挺人性化,就是有点依赖它,偶尔自己操作一下,反而觉得更自在。
我还挺疑问:你觉得,未来车机系统能不能实现像人一样的聊得来?我猜,如果能理解倒装句、否定句,然后主动提醒我,比如你今天在快递点停太久了——那多方便?估计我这猜测有点远了(不确定)。说到这我突然想到,未来是不是还会像手机一样,出现个性定制?比如我喜欢的风格,是不是可以一键切换?你觉得呢?
总结一下这些,小细节我留个悬念:在驾驶过程中,那样一块大屏幕上,随时变换的界面,那些不经意的小动画,反而让我觉得,科技离生活越来越近,甚至,有点触手可及感。这种感觉,不是吗?有没有可能,某天这些智能会演变成隐形的烦恼?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你呢?在追求科技便利的愿意为这些智能多付一点点成本或担忧吗?这小车里,藏着你一天的烦恼,还是小幸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