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

得B级车者得天下!9月燃油B级车销量,帕萨特丢冠,雅阁第5,君威第16

2025年10月,燃油B级车的"守城战"越打越艰难了?

最近刷汽车资讯,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2025年10月初,各大汽车媒体和经销商都在讨论同一个话题:燃油B级车的市场份额还能守住多久?

要知道,B级车可是各大车企的"门面担当",素有"得B级车者得天下"的说法。

这些年,帕萨特、凯美瑞、雅阁这些老牌选手一直是这个市场的主角,但现在情况变了。2025年9月B级车销量榜单显示,比亚迪秦L以超2.7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一,凯美瑞和Model 3分别位列第二、三名。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

评论区炸了锅:"帕萨特这些年一直很稳啊,怎么就被新能源车压着打了?""雅阁凯美瑞还能撑多久?"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2025年的燃油B级车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变化。

帕萨特销量数据——燃油B级车还能打吗?2025年的销量榜单已经说明一切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有驾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2025年的B级车市场,已经不是燃油车"一家独大"的时代了。

在主流合资B级车中,帕萨特9月销量达到20028辆,继续领跑细分市场,1-9月累计销量达到165829辆。这数据乍一看还不错,但问题是,比亚迪秦L单月就能卖2.7万辆,把传统燃油车甩在身后。

咱们仔细扒拉一下2025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就能发现问题所在。

迈腾9月销量18221辆,前9月累计销量125023辆,虽然同比微降,但对日系品牌车型依然有不小的领先优势。德系"双雄"帕萨特和迈腾还算稳,但日系车就有点惨了。

凯美瑞与雅阁的9月销量均超过万辆,分别达到15660辆、11750辆,但累计销量都只有10万余辆。

要知道,五年前的2020年,单单雅阁和凯美瑞的销量就能远超帕萨特和迈腾,根本不需要天籁帮忙。现在呢?风水轮流转,日系三剑客集体哑火。

美系车就更惨了。

君威2025年9月销量为3145辆,年累计销量为33361辆。这数据看着真让人唏嘘——曾经别克"双君"(君威+君越)能月销破万的辉煌,现在连零头都不到了。蒙迪欧等美系车型周销量基本维持在百辆左右,整体表现较为低迷。

那问题来了:为啥燃油B级车就不行了?

答案其实不复杂——外有新能源车"降维打击",内有产品力老化跟不上节奏。在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冲击下,德系车所依赖的产品卖点并没有被同级别的新能源汽车所取代,所以德系还能守住基本盘。

但日系车就没这么幸运了,凯美瑞和雅阁的车型换代表现不及预期,消费者对新一代车型的评价不如上一代,使得销量有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有驾

从地域分布看也很有意思。

帕萨特和迈腾的消费群体更多集中在北方地区,相对于南方地区,北方新能源汽车的普适性不强,德系B级车依旧是很多人换车的首要选择。反而是南方地区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更大,对日系B级车的冲击也就更大。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德系还能稳住,而日系却节节败退——地域因素和用户群体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品牌在新能源冲击下的抗压能力。

说白了,2025年的燃油B级车市场,已经从"谁产品好谁就赢"变成了"谁能守住特定用户群谁就能活下去"。

德系守住了北方市场和商务用户,日系在南方和家用市场被新能源车蚕食,美系车则几乎全线溃败。这场"守城战",打得异常艰难。

新能源B级车技术优势——新能源车凭啥能硬刚燃油B级车?技术和价格双管齐下

可能有人要问:新能源B级车到底有啥本事,能把燃油车逼到墙角?

其实答案藏在两个关键词里——技术升级和价格下探。

先说技术这块儿。

2025年的新能源B级车,早就不是五年前那种"续航焦虑+充电难+智能化拉胯"的样子了。现在的新能源B级车,不管是纯电还是插混,在智能化配置上已经把燃油车甩出好几条街。

比如比亚迪秦L、小鹏P7i这些车,标配的L2级辅助驾驶、15.6英寸以上的中控大屏、OTA在线升级,在燃油B级车上要么是高配专属,要么压根就没有。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有驾

帕萨特和迈腾被诟病的机油和变速箱问题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整车短板被补齐,但问题是,就算把短板补齐了,在智能化体验上燃油车依然比不过新能源车。

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尤其是85后、90后,买车不只看"三大件靠不靠谱"了,更在乎车机系统流不流畅、语音助手好不好用、能不能实现远程控制。

这些需求,新能源车天生就有优势,燃油车想追都追不上。

再说用车成本。

这是个更扎心的话题。燃油B级车的油耗普遍在8-10L/100km,按现在的油价算,百公里油费得60-80块钱。新能源B级车呢?纯电车型百公里电费15块左右,插混车型亏电油耗也就5L/100km。

消费者算明白账了:"同样20万预算,新能源车开5年省下的油钱都够再买辆小车了,为啥还要选燃油车?"

价格策略上,新能源车也玩得很溜。

新能源车型在10万级轿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达38%,比亚迪秦PLUS DM-i、荣威D7 DMH等插混车型凭借低油耗、长续航和绿牌优势,正在快速替代传统燃油车。

这种"降维打击"不只出现在10万级市场,B级车市场也一样。新能源B级车的起售价普遍跟燃油车持平甚至更低,但配置却高出一大截,性价比优势太明显了。

国家"双碳"目标明确,燃油车购置税优惠逐步取消,部分城市开始限制燃油车上牌。

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燃油车牌照越来越难摇,但新能源车能上绿牌。这种倾斜,进一步加速了消费者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移。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有驾

2025年9月B级车市场中,新能源车型表现尤为突出,包揽销量前三名。

这个数据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新能源车不是在某个细分领域赢了,而是在整个B级车市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燃油车想要扳回一城,难度可想而知。

说到底,新能源B级车的崛起,不是靠某一个单点优势,而是技术、成本、用户需求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燃油车想守住市场,光靠降价促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产品力上实现质的突破。但问题是,留给燃油车的时间还有多少?

燃油B级车混动转型——燃油B级车的未来在哪?转型混动可能是唯一出路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来了:燃油B级车是不是就此"判死刑"了?

还是说还有翻盘的机会?

先说残酷的现实。

2024年夺冠的不是以往连续占据榜首之位的丰田凯美瑞,而是起售价已下探至14万元以内的大众帕萨特。燃油B级车的价格战已经打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了,但就算这样,市场份额还是在不断被新能源车蚕食。

凯美瑞、雅阁、天籁、帕萨特和迈腾的销量都有不小的跌幅,其中凯美瑞出现自2020年之后首次跌破20万辆,仅剩15.8万辆。

从趋势看,纯燃油B级车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有驾

原因很简单:一是端持续收紧,二是消费端加速转向,三是技术端代差拉大。等到2026年800V超充、固态电池量产,燃油车连"续航焦虑"这最后一点优势都要丢了。

但也别急着给燃油B级车"判死刑"。

市场不会等你,但市场也会给愿意改变的人留条活路。燃油B级车想要活下去,有三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守住"特定场景"的刚需市场。

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适合新能源车——比如长途出行频繁的用户,北方极寒地区用户,以及没有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的用户。北方新能源汽车的普适性不强,德系B级车依旧是很多人换车的首要选择。

这些人群对燃油车的需求是刚性的,而且短期内无法被新能源车替代。

只要车企能精准定位这部分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省心耐用"的产品,依然能维持基本盘。

第二条路:拼"油电混动"技术下沉。

这可能是燃油B级车最现实的出路。纯燃油车打不过纯电车,但混动车型还有一战之力。本田雅阁锐·混动、丰田凯美瑞双擎,油耗能做到4-5L/100km,既没有续航焦虑又省油。

如果传统车企能把混动技术成本降下来,让消费者"不加价就能享受混动",还是有吸引力的。

问题是,现在混动版本普遍比纯燃油版贵2-3万,这个价格差必须缩小,否则消费者还是会用脚投票。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有驾

第三条路:"降维竞争"抢二手车市场。

新车卷不动,那就卷二手车保值率。燃油B级车的一大优势是产品成熟、保养便宜、二手车流通性好。新能源车因为电池衰减问题,保值率普遍比燃油车低。

如果车企能推出"官方认证二手车+延保服务",让消费者"5万块买辆3年车龄的雅阁,比10万买辆新能源小车更划算",也能守住一部分预算敏感型用户。

说到底,燃油B级车不是"要不要救"的问题,而是"怎么救"的问题。

市场不会等你,要么主动求变,要么被动出局。降价促销只能管一时,真正的活路还得靠产品力升级、技术转型和精准定位用户。

燃油B级车保值率——网友都在问啥?这些疑问你肯定也有!

燃油B级车市场的变化,评论区瞬间成了"大型吐槽现场",咱挑几个高频问题聊聊。

问题1:"现在买燃油B级车,3年后会不会砸手里?"

不少人纠结:新能源车势头这么猛,现在入手燃油B级车,3年后二手车会不会贬值得一塌糊涂?

答:保值率是个问题,但没那么夸张。

从数据看,2025年主流燃油B级车(雅阁、凯美瑞、帕萨特)的3年保值率仍在60%-65%,虽然比2020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但比大部分新能源车(3年保值率50%左右)还是强。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有驾

而且燃油车的二手车流通性更好——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卖,新能源车还得考虑当地充电桩普及率。

所以如果你是"3-5年换车党",燃油B级车的保值率风险没想象中那么大;但如果打算"开到报废",那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优势明显。

问题2:"帕萨特、雅阁这些老牌还能翻身吗?"

有人担心:曾经的"销量冠军"现在节节败退,以后会不会彻底凉凉?

答:短期内很难翻身,但长期看还有机会。

在于两点:一是能不能快速推出有竞争力的混动版本(雅阁混动已经在做了,但价格还得降);二是能不能在智能化上补课(比如换装新一代车机系统、标配L2辅助驾驶)。

如果还抱着"品牌溢价"的老思维不变,那真的只能等着被淘汰。

市场不会因为你"曾经辉煌"就手下留情。

问题3:"北方用户是不是还得选燃油车?"

有北方的朋友问: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新能源车续航打折太厉害,是不是燃油车更靠谱?

答:这个问题要分情况看。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有驾

北方新能源汽车的普适性不强,德系B级车依旧是很多人换车的首要选择。如果你在东北、内蒙这些极寒地区,而且经常跑长途,那燃油车或者插混车型更合适。

但如果你在北京、天津这些有充电桩普及的城市,日常通勤为主,新能源车也能应付。

是看你的用车场景和充电条件。别被"一刀切"的观点带偏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问题4:"美系B级车还有救吗?"

有人唱衰:君威、蒙迪欧跌成这样,美系B级车是不是可以宣布"退出历史舞台"了?

答:美系B级车的困境严重,但不至于"全军覆没"。

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油耗偏高(君威2.0T综合油耗8-9L,比日系高1-2L),用车成本劝退不少人;二是品牌力下滑(通用汽车这几年负面新闻多,消费者信心受影响);三是产品更新慢(君威现款都卖了好几年了,外观内饰审美疲劳)。

但美系车也有优势——底盘调校扎实、安全配置厚道、终端优惠大。

如果能解决油耗和产品力老化的问题,美系B级车还能守住一小块市场。不过说实话,留给它们的时间不多了。

燃油B级车市场竞争格局——燃油B级车的"时代终章",其实是一场"适者生存"的进化赛

从2025年的B级车市场变化就能看出:燃油B级车的格局早就不是"谁优惠大谁就赢"那么简单了。

新能源车开始在B级车市场攻城略地,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过去了?-有驾

帕萨特凭借稳定的产品力和北方市场的用户基础,依然能保持领先地位,但这只是守住了基本盘。日系三剑客的销量都出现两位数下滑,暴露的是整个燃油B级车市场的深层危机——产品力跟不上时代、用户需求在转向、新能源车步步紧逼。

说得再直白点:2025年的燃油B级车市场,就像一场"剩者为主"的淘汰赛。

要么你能快速转型混动/插混,要么你能把智能化补上来,要么你就守着特定细分市场苟活。那种躺在"品牌光环"上吃老本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现在让你花20万买辆B级车,你会选"稳扎稳打"的帕萨特,还是"智能化拉满"的比亚迪秦L?

或者干脆再等等,看明年燃油B级车还能卷出什么新花样?

市场会给出答案,而这个答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