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浩瀚”储能系统全球首发:14.5兆瓦时最小单元容量问鼎全球之最

新能源领域再次迎来突破性进展!比亚迪在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上推出的“浩瀚”储能系统,以14.5兆瓦时的最小单元容量问鼎全球之最,堪称储能领域的“能量巨人”。

在深圳举办的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上,比亚迪全球首发的“浩瀚”储能设备引起了轰动。这个庞然大物的最小单元容量达到14.5兆瓦时,按主流电车15kWh/100km能耗水平计算,支持一台车行驶约96666公里,差不多绕地球赤道(周长约40075公里)连续行驶2.41圈!

比亚迪“浩瀚”储能系统全球首发:14.5兆瓦时最小单元容量问鼎全球之最-有驾
图片

一、能量密度突破,体积缩小一半以上

“浩瀚”的体积能量密度高达233度电每立方米,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51.4%。这意味着在同样大小的空间内,它能多存储一半以上的能量。

相比于行业主流产品67兆瓦时的容量,“浩瀚”在等效20尺集装箱内实现了10兆瓦时的超大容量。

比亚迪“浩瀚”储能系统全球首发:14.5兆瓦时最小单元容量问鼎全球之最-有驾
图片

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曹虎解释道:“在同等规模的电站,‘浩瀚’可以用更少的箱体,更小的占地和更简单的管理架构”。

二、大幅降低建设成本,节省超三成占地面积

实际应用中的数据更加惊人。以建设一个G瓦时场站为例,行业传统方案需要145个集装箱,而“浩瀚”只需要69套。

比亚迪“浩瀚”储能系统全球首发:14.5兆瓦时最小单元容量问鼎全球之最-有驾

这使得系统单元数量降低52%,电池簇数降低76%,电芯数量减少76%,占地面积节省33%。这些数字意味着大幅降低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三、应对电网挑战,储能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

随着风光发电占比不断提升,净负荷波动叠加极端天气变化,电网稳定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年4月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事件直接推动西班牙以皇家法令将储能定义为电力基础设施。曹虎院长强调:“储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储能正在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基石,是增强电网韧性、筑牢安全屏障的核心力量。

四、核心技术创新,刀片电池容量提升300%

“浩瀚”的核心支撑来自于比亚迪推出的2710安时的储能专用刀片电池。与常规电池相比,这款电池容量提升300%,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突破。

这款创新电池采用纳米级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大幅提高了锂离子传输效率。在负极材料方面,应用硅碳负极和掺硅补锂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

五、防护等级全球最高,应对各种极端环境

“浩瀚”还具备全球最高的整机防护等级IP66,实现完全防尘,无惧风沙,可从容应对多种极端环境。

这一设计将尘敏器件的使用寿命提升100%、系统故障率降低70%、维护成本下降70%,重新定义储能全场景应用的新标准。

六、度电成本降低21.7%,推动储能进入“0.3元时代”

曹虎院长表示:“浩瀚可助力储能项目的度电成本再降21.7%”。在目前储能成本徘徊于0.4-0.5/kWh时,比亚迪储能成本似乎已经提前进入0.3/kWh的时代。

这意味着储能项目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将加速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已成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基石,而非单纯的技术选项。

比亚迪“浩瀚”储能系统正在为TWh级电站时代到来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走向绿色化、智能化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这场储能技术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