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油价一天一个样,车主们也越来越会算账。一升油快赶上一顿盒饭的钱,不少朋友聊天都绕不开一个话题:加了200块钱油,能跑400公里,这是不是就很省油了?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事说简单挺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真要搞明白,还得先捋捋思路。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疑问:这油耗怎么算?我是不是更会开车了?还是自己的车本来就特别省?我们得先动笔算一下账,这才能心里有数。现在加92#汽油一升差不多8块2,200块钱能灌进油箱的其实也就是24升多点。你这400公里下来,百公里油耗算起来也就是6升出头。这数字咋看都很唬人,跟网上那些车评里动不动说的黄金油耗标准都贴上边了。但问题是,这6升油到底算省吗?差不多就得了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就跟问“一斤肉能吃几顿饭”一样,家里几个人、做啥菜、谁烧的,最后吃完满不满意,都说不准。就说百公里6升油耗吧,你先得看看自己的车到底是哪一类,是小小代步车,还是宽敞SUV?
比如你拿小型车去比,这油耗说实话有点高——城里见过不少日系小车,正常开也不过5升多点。但你要是开个大点的轿车或者SUV,尤其一车人坐着,6升多已经算是师傅级别了。你要说自己的车能有6升,那基本可以去跟人家吹牛了:“你看看我这油耗,比你同型号低多了。”
不过,除了车型,路况才是油耗的大魔王。我有次特意开出去试油耗,把车开到高速上,定速巡航开着,空调关了,结果比平时低了一升多。但有时候赶上上下班高峰,挪着走一晚上,油表都快掉眼泪了。我身边有朋友在大城市混,每天堵在三环桥上,他的车平时百公里油耗能到11升,那才叫烧钱。如果你说自己是整天在市区堵着,还能跑出6升,那真得给你发个奖状了。
再一个,就是人和技术的问题。同一辆车,不同人开结果完全不一样。有些人见路就踩油门,红绿灯就猛刹,那油就跟白水似的,不带心疼的。以前我不信,觉得油耗就看车,但有一次和朋友换着开同一辆车,同样的路程,他硬是比我多喝了将近两升油。后来慢慢琢磨,才发现好习惯能省下不少钱。
其实技术如何,不用别人说,你自己可以用油耗显示器盯一盯。现在不少车都有这个功能,有次我专门试了试,把自己的开车习惯改一改,油门别那么重,提前松开,少急刹车,换挡顺一点,顿时油耗就下来了。一箱油能多跑几十公里,心里跟捡钱一样美滋滋。
所以到底省不省,其实跟大家伙体质、吃饭方式、饭量都有关。比油耗最靠谱的方式,还是跟同城同车型的车主们比一比,看看大家的平均值。现在网上一搜,油耗榜、车主论坛多得是。要是自己那数据比别人低,那基本就算你会养车,也会开车了。不是别人教你的,是自己用实践算出来的。
当然,这油耗不光是数上的事,有时候车况也可能在偷偷给你“使坏”。胎压太低、滤芯太脏、车子负重太大,甚至后备箱里一堆乱七八糟没用的东西,最后都能让油表蹭蹭往下掉。要是突然觉得油耗变高了,别光埋怨自己,抽空去保养一下,基本就能解决不少问题。
可有朋友说,这么较真有啥意思?油耗高低和车本身的定位、动力也有关系。你要是追求驾驶乐趣、动力强劲,油耗自然就上去点。想省油,那得慢慢悠悠,啥事都不着急。省钱归省钱,但有些时候你就是不想牺牲体验。在我眼里,车不是光用来省油的,更主要还是得安全、舒适,别钻牛角尖。
不过话又说回来,200块钱跑400公里,按目前油价来看,确实是很“划算”。跑这么多公里,算下来每公里5毛钱,还不如骑电动摩托贵。你不能拿单场数据去吹,因为一次跑下来,路况和司机状态难说是不是最理想。关键还是得多做几次测算,坚持记账,一个月下来集齐了测试数据,再看看均值,心里才有底儿——就像有的人说自己减肥特别快,其实只称了一次,过几天体重反弹了都没算进去。
另外,有朋友天天比省油,吃饭都比谁吃得慢。可有些油耗高真不是车的问题,是路堵得、红灯多、堵车时间长,这是城市特有的无奈。你换成郊区或者走高速,数据分分钟让你脸红。所以别把每一口油都算得太清楚,最重要的还是大致知道区间别超标就行。
有时候还听到争论:“这个油耗是不是车企虚标?”别纠结,现在车企测试多半是在理想的工况下测的,现实生活哪有那么多理想时候。除非你天天高速定速巡航,不然遇到红灯、堵车、买菜跑小路都让数据变得扑朔迷离。自己实际测一测才是硬道理,官方数据就是个参考。
再强调一句,油耗固然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但没必要为了节油而影响安全。有些人为了节省两升油,老是舍不得踩油门,跟在大车屁股后面,反而变得危险。安全才是最划算的“省”。
总之,200块钱跑400公里,不管啥车,啥路况,起码是个不错的成绩。说到底,油耗只是让你对用车成本有清楚认识,要是真想精打细算,建议弄一个记录软件,平时养成记账习惯,数据攒着,心里有底,跟同类车友一比,自己用车到底是不是省油,分分钟见分晓。
很多人都把油耗当成买车的唯一标准,其实用车体验也很重要。自己开心、省心才是王道。一箱油用得都明明白白,既不会因为油耗高半夜睡不着,也不会因为数据低一点就沾沾自喜。毕竟,开车归开车,生活还得继续,该省的省、该花的花,别死扣那几个数字。
开车,不光是成本账,更是生活账。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怎么舒服怎么来。如果下次你又加了200块钱油,想要跑出更远的公里数,别只盯着油耗数据,多看看路况,养成好习惯。要是还能享受当天的驾驶过程,省出来的可不仅仅是钱,更是好心情。油耗低不低,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