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新SUV车型G7,起售价19.58万元,比预售价低了4万元,比特斯拉Model Y低了近7万元。发布会现场,何小鹏自信满满,G7开售9分钟,大定数量就超过了1万辆。然而,面对小米YU7的“3分钟20万台”的神话,何小鹏也坦言“心里觉得好像都不行”。
G7:科技平权,主打家用
G7主打家用科技,车内空间“得房率”达到88%,后备箱容积819L,远超YU7。G7搭载了3颗自研图灵芯片,算力高达2200Tops,满足L3级别自动驾驶需求,起售价却比YU7标准版低5.77万元。G7还全系标配了与华为合作的AR-HUD、座椅按摩通风加热等配置,科技感十足。
小米YU7:情绪价值,吸引“悦己者”
何小鹏学雷军:左手科技,右手情绪
G7的挑战:AI功能兑现和产能爬坡
G7虽然拥有强大的科技配置,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国内法规尚未开放L3级别自动驾驶,用户实际能体验到的功能仍为“L2++”级。其次,小鹏汽车之前在产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G7能否如期交付也是一大考验。
小鹏汽车的“智价比”之路
小鹏汽车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智能上升,价格下沉”的策略,G7也不例外。然而,小鹏汽车至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第四季度能否盈利也备受关注。何小鹏表示,第四季度盈利“不是挑战”,第三季度的销量表现会更好。
G7能否成为爆款?
G7拥有强大的科技配置和亲民的价格,能否成为爆款还有待市场检验。G7需要解决AI功能兑现和产能爬坡的问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
总结
小鹏G7和小米YU7的竞争,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强调科技配置和性价比,另一种是强调设计共鸣和情绪价值。G7能否成功,取决于小鹏汽车能否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以及能否解决产能问题。无论如何,G7的发布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