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越冷,它越火!央企岚图汽车实现九连涨,10月交付超1.7万辆

讲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

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海,而且是那种鲨鱼闻着味儿都绕道走的血海。

价格战打得底裤都不要了,前一秒还在发布会上吹牛皮要做“XX万内最好的车”,后一秒就被友商背刺得哭爹喊娘。

新势力们天天上演“生死时速”,今天你融资,明天他裁员,后天大家一起排队等破产。

市场越冷,它越火!央企岚图汽车实现九连涨,10月交付超1.7万辆-有驾

消费者也懵了,昨天还是遥遥领先,今天就成了时代的眼泪,买个车跟炒股一样刺激,生怕自己的爱车变成绝版纪念款。

就在这片尸横遍野的修罗场里,有个选手,画风有点清奇。

你以为他浓眉大眼,一身正气,应该在后方搞搞后勤,结果他一言不发,抄起家伙就冲进了决赛圈,还顺手拿了个九杀。

这个选手叫岚图。

最新的数据显示,这哥们10月份交付了17218辆车,这数字在“蔚小理”那个级别的牌桌上,已经能坐下来叫个地主了。

更吓人的是,这已经是它连续第九个月销量往上窜,那根K线图画得比珠穆朗玛峰还陡,好像忘了怎么拐弯。

今年1到10月,累计销量直接干了个同比增长82%。

这就很离谱。

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央国企”造车,总感觉带着一股子老干部喝茶看报的悠闲。

动作慢,转身难,开会比造车时间长。

怎么到了岚图这儿,突然就基因突变了?

难道是东风的食堂伙食太好了,给工程师们集体打了鸡血?

其实拆开来看,这里面没什么玄学,全是赤裸裸的阳谋。

岚图玩的这套,叫“产品+资本”双轮驱动。

说白了,就是两只手,一只手在车间里拧螺丝,正儿八经造车卖车;另一只手在金融市场敲锣,画大饼讲故事。

市场越冷,它越火!央企岚图汽车实现九连涨,10月交付超1.7万辆-有驾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先看拧螺丝这只手。岚图的产品线,不是胡乱开枪,而是精准卡点。

高端MPV市场,一群老板和奶爸揣着钱不知道买啥,丰田埃尔法加价加到怀疑人生。

岚图直接扔出个“梦想家”,空间、配置、电驱体验,对着埃尔法的软肋一顿猛踹,结果呢?

好几个月霸着新能源MPV销冠的位子不下来,成了这个细分市场的“现象级”搅屎棍,哦不,是标杆。

再看20-30万这个神仙打架的中大型SUV市场,前有特斯拉Model Y堵门,后有无数新势力围剿。

岚图的FREE+,没有去硬碰硬,而是稳扎稳打,愣是在这个血腥的绞肉机里,挤进了前三。

靠的就是一个稳字,该有的都有,品质不拉胯,价格有诚意,主打一个“过日子”的实在。

然后是跟华为的联姻。

现在造车,不带点“华为”元素,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全新岚图知音,直接抱紧了华为的大腿,上市就成了华为系纯电车型的销量老大。

这就叫流量密码,你以为你在买车,其实你在充值信仰。

这还没完,人家还觉得火力不够猛。

11月要上市一台叫“岚图泰山”的大家伙,定位“最霸气的华系SUV”。

这名字起的,就差把“硬核”两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市场越冷,它越火!央企岚图汽车实现九连涨,10月交付超1.7万辆-有驾

这车还没上市,光看配置单就让人流口水。

最新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4.0,鸿蒙座舱5,智能化直接拉满,让你在车里玩手机的欲望都没有。

然后是800V高压平台,纯电续航370公里,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那个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你从北京出发,一路开到上海,中途可能只需要上个厕所,而车子本身还精神抖擞。

这简直是对续航焦虑症患者的降维打击,一针管饱。

这就是产品力。

它不是靠老板在发布会上喊几句遥遥领先,而是实打实地戳中用户的痛点,然后用技术和配置告诉你:你的问题,我能解决。

再看另一只手,敲锣讲故事。10月2号,岚图向香港联交所递了表,准备上市。

为什么要上市?

缺钱吗?

背靠东风这棵大树,岚图可能比大多数新势力都“不差钱”。

上市的核心目的,从来不只是融资,更是“市值管理”和“品牌背书”。

在资本市场拿一个估值,等于向全世界宣告“我值这个价”。

这既能给现有用户和潜在用户信心,又能拿到更多的弹药去投入下一轮研发和市场扩张。

市场越冷,它越火!央企岚图汽车实现九连涨,10月交付超1.7万辆-有驾

造车是个无底洞,光靠自己卖车挣的钱去填,太慢了。

必须学会用别人的钱,来圆自己的梦。

一手卖产品,一手卖股权,这个商业闭环才算真正跑通。

当然,无论是卖车还是卖故事,背后都得有一样东西撑着,那就是制造能力。

PPT造车终究是虚的,工厂里能哐哐往下掉车,才是实的。

岚图马上要迎来第3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第一个达成这个成就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

这个“30万辆”背后,是平均每63秒就能开下一台新车的生产线。

这种工业效率,是很多还在为产能爬坡而头疼的新势力们羡慕不来的。

这就是“国家队”的底蕴,玩技术创新可能需要灵感迸发,但玩大规模、高品质的工业制造,比拼的就是纪律、体系和长年累月的积累。

这些东西,恰恰是老牌车企的肌肉记忆。

所以,你看懂了吗?岚图的爆发,不是偶然,也不是什么奇迹。它是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就是,当市场从野蛮生长的上半场,进入到拼刺刀、拼消耗、拼体系的下半场时,那些曾经被认为“笨重”的央国企,一旦认真起来,其能量是惊人的。

它们有深厚的技术储备,有稳定到近乎恐怖的供应链掌控力,有更稳健的经营策略,最重要的是,它们有战略耐心,不会因为一两个季度的亏损就自乱阵脚。

当新势力们还在为下一轮融资发愁时,它们在默默地完善产品矩阵;当新势力们还在为交付量扯皮时,它们在悄悄地优化生产线;当新势力们还在靠老板的个人魅力当网红时,它们已经把“产品+资本+制造”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咬合在了一起。

岚图的成功,给所有中国汽车品牌提了个醒:高端化不是喊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它用九连涨的销量、即将达成的30万辆里程碑,以及那个叫“泰山”的肌肉猛男,清清楚楚地告诉你:牌桌上的老实人,不代表不会掀桌子。

未来,这场血腥的淘汰赛只会更残酷。

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岚图为代表的“国家队”选手,已经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牌桌上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面带微笑的,狠角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