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到底要送啥?这年头是不是得附带点啥才算有吸引力了?像小米出车,算是互联网味儿十足,主打一个人情味,连不能戴偏光墨镜用PHUD这茬都想着提前规避,给车主准备了非偏光墨镜。说白了,虽然墨镜不值啥钱,可这姿态,没毛病。你说宝马会不会跟进,对吧?毕竟,同样的PHUD,宝马iX3却能兼容偏光墨镜。意思很明显——我没必要为你送啥,技术本事摆那儿了。我理解的就是,这种“送不送”不是表面的事,背后实际是各家对自家产品底气和定位的自信问题。
我就好奇,买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车,是不是得送点啥?是送墨镜好,还是直接把投影问题解决了好?有时候想想,咱们买东西,厂商愿意“送”点的,往往说明核心产品可能还差点啥。所以,这事给我的感触是,产品如果真的牛,不用花里胡哨。你要给我技术解决问题,比什锦大礼包实用多了。
回到宝马iX3本身,新一代宝马iX3已经全球首发了,身份不凡,作为新世代平台的新起点,宝马算是下了大功夫。不光是外观继承了宝马X系列“家族脸谱”,那双肾直立格栅、大招牌天使眼,什么毫米波雷达跟摄像头都藏进格栅里,这游戏玩得还挺科技范儿。但其实你问问自己和你身边人,能把自家车前脸安全地分辨出来的还真没几个,这一波辨识度,究竟是懂行人的小众狂欢,还是大多数人只觉得“这车看着贵”?
尺寸不用多说,国产的SUV这几年搞得都挺气派了,说白了咱们消费者已经被市场教育的,不拿个近五米的车都不好意思出来应道。iX3最新轴距达到了2895mm,里头空间从数字上讲,像模像样。但真正坐上去,会不会有你期待的“这就是豪车该有的舒适”体验?这话还真得等人肉试试才知道。
车里面这回主要是赌“投影”这张牌。宝马上了首发的视平线全景显示,直接能打近40英寸大画面。听着豪横,看起来也确实摆得明面儿上:我就得潮,得炫。之前争议一直不少,“屏幕越大越好”,但你要说真有人边开车边琢磨看PPT,或者在车上看4k电影,那也太"高看"驾驶氛围了。我反而觉得,这套大面积投影其实是宝马给豪华、科技感“续命”的方式——你但凡实实在在改善内舱音质、材质,搞点有质感的体验,也许没这么动静大,但用车的人心里头爽。可不是每个人都奔着去搞星空顶氛围灯和投影而买豪车,但你非得说这东西“必须拥有”,实际上多数人最后还是拿手机。
说回动力,宝马iX3旗号最大卖点的,还是900公里的续航。你看现在谁买新能源车不最怕续航焦虑?你敢报这数字,说明还是有点技术亮点的。可是,900公里这个数字,用户到底该信几分呢?国内工况标定跟实际用车感受总有点差距,这事咱也不新鲜。从六七百公里涨到九百,表面上很美,实际落地能不能打?还是得看看上市后的用户口碑和车评,不然没有意义。
一说到优势,很多人觉得宝马作为合资大品牌,风头好像天然强于国产新势力。可我就纳闷了,iX3要2026年才国产,这窗口期要是真让一帮国产品牌新车拉开差距,可别等国产化后落得个“生不逢时”。小鹏、蔚来、理想、甚至比亚迪都更新换代如流水,三年一代都喊慢,这速度是真得跑快点,不然你再牛的技术也会被新事物稀释。老百姓的钱兜子紧,新鲜感也有限。谁能给出性价比高、体验好的产品,谁就是赢家。
接下来说说最关键的,价格到底定多少合适?现在新能源市场卷到飞起,原本三十五六万的价位区间,被国产品牌冲击得稀碎。国产有的车型三十出头就能体验豪华配置,你宝马要真想吃大市场,怎能不考虑这些现实的话题?如果价格飘得太高,反而把自己玩成了小众。你要真是铁粉自然会冲,但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比性价比、比体验、比售后。大佬思路和接地气之间,得有个平衡。
所以说,到底是买宝马送墨镜,还是买小米送墨镜,抑或说其实这根本不是个需要操心的问题?我觉得现在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精明得很,你送我东西,我就感激你,未必。你技术不过关,送一百副墨镜也挽救不了体验。你技术过硬,啥都不送,大家也会自己配合你。宝马这套投影兼容偏光墨镜的技术,归根到底是一种底气。所谓“豪华”,有时候就应该是用来省心、用来享受的。“包容”也是豪车气度。但这种包容,是本事堆起来的,不是给小恩小惠堆起来的。
当然,有朋友会说,小米那么玩是互联网思维,关注用户细节体验,这点宝马要学学。可我说实话,还是得各走各的道儿,产品定位本来就不同。宝马要是低头学小米,咱们要的宝马还有啥意思?世界需要多样性,市场上也得有不同性格的车企。小米得走亲民、接地气路线;宝马继续面子、里子双保证——别老想着抄作业。
其实大家都明白,买车这事,有时候就是一门“学问”,买来买去,最后图的是开心、舒坦。你要真是器重那种赠品、小玩意儿,大可以选择对应品牌。你看宝马就是不玩这些虚的——给你实实在在扣技术,搞研发,带着豪华感和安全感。至于那些虚的,爱要不要。车圈现在的竞争压力大,大家都生怕自己落伍了,可事实却是,不是处处都得掏出赠品,而是需要掏出真正的实力和诚意。
宝马iX3就摆在那儿,等着中国市场的接招。技术够看,设计够新,门面够足,续航够长。但说实话,谁都得面对一个尴尬:你好的时候,别人可能更好;你自信的时候,对手也可能自信。新势力们正一波波往上冲,“造车新贵”不能轻看,宝马虽然底子硬,但这年头谁敢保证接下来的几年市场风向不会变?
我甚至觉得,有些大牌要再不着急,真成了“守旧”,就像曾经的诺基亚、柯达,最后还不是被历史的车轮轧过去了。宝马iX3再牛,也敌不过时代变化。想成常青树,不光得有技术硬核,也得有审时度势的方式方法。
最后还得回到消费者自己,车是自己花钱买的,冷暖自知,千人千面。你愿意要个豪车身份的,宝马ix3也许适合;你要是精打细算,不在意那点面子或者信仰,国产新势力同样能满足你。咱们现在买车,选项太多,已经不需要只能看大品牌了。
一辆车的价值,最终还是开过以后才知道。品牌光环说到底只是个起点,体验才是终点。所以,不要被送不送墨镜这种小事左右判断,多问问自己,买回家以后,哪个才更让你“舒服”。用得顺心,才是正道。剩下的,就让你钱包说话。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