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6年1月1日起,想买新能源车享受购置税减免,必须更省电、更省油、续航更长,只有真正节能环保车型才能享受减免政策

说句实话,这次新能源车购置税新规一出来,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就是——能不能别又把车企逼得太狠了?毕竟,谁都想节能环保,但门槛突然变高,销量会不会降得太急,行业压力挺大。

咱先从纯电动车说起。新规明确,百公里电耗得低于GB 36980.1-2025标准,这标准对标的是国家最新节能要求。听起来挺合理,但这电老虎说白了就是指那些超耗电、综合效率低的车,能不能走得远又耗电多,直接决定你钱包受不受伤。哪天跟熟悉电池研发的老同事聊了一句,他说不少品牌今年推的车对电池管理做了重点优化,技术迭代比我想象快。估计就是看到这个趋势提前布局了。不过我倒觉得,这个标准推迟两年还是挺给车企喘息空间的,不至于马上砍掉一大半车型。

从2026年1月1日起,想买新能源车享受购置税减免,必须更省电、更省油、续航更长,只有真正节能环保车型才能享受减免政策-有驾

插混和增程式的规则更苛刻。纯电续航得≥100公里,这把尺子比以前高不少了。听销售小李抱怨,插混SUV的市场受挫本就明显,这下硬杠续航门槛,直接让不少低端车型面临出局。小李很不服气:这岂不是逼我们卖旧车型库存?砸自己锅?我笑着说,多半是,毕竟车企库存不可能全消化那么快,采购链条和厂内协同压力大得很。这确实促进技术升级。

油耗限制这段更有趣——车重不到2.5吨的,油耗至少要比传统燃油车低30%;重的也得低25%。这数字听起来抓着车重尾巴划了分界线,算是差别对待吧。轻车的电耗也不能超过国标140%,重车则是145%。我一边统计一边心算,假设一款2.3吨的插混SUV,油耗5L/百公里,传统车型一般7L左右,加个30%的差距,压着油耗才能入围,对发动机和电机协同的要求真高。

我翻了下我之前的笔记,看到去年年底某品牌发布会说新能源技术成本下降了15%左右,但电芯涨价也来了,供应链这杠杆变得更复杂了。这个新规其实变相考验供应链整合能力,搭配先进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高效动力系统,单纯靠降价拼销量行不通了。

从2026年1月1日起,想买新能源车享受购置税减免,必须更省电、更省油、续航更长,只有真正节能环保车型才能享受减免政策-有驾

说白了,这条新规简直是逼着车企在研发流程中做减法和加法同时进行——减少无效耗能,提高续航和燃烧效率。这有点像你家做饭,既想节省油盐,又得煮出美味健康的菜,锅和炉子都得换高效能的……这是个半比喻,研发和供应链比厨艺复杂多了。

顺便说件小跑题,我身边朋友小刘这几个月一直盯着新能源车换车,问我到底现在能不能踩雷,我说:2025年底前买肯定保守点,减免大头还是能享受,2026年起要靠那套路数看车型,同价位车差距可能会更大。他还问我,这政策会不会让新能源车型价格反而被抬高?说实话,这还真不好说——供应链成本和技术要求上去了,没法全让利。

再说我一个微情节吧,前两天去修理店,无意听到机修师傅说:如今电动车结构复杂了,系统都智能化,一旦这续航和电耗标准更严,就意味着维修成本可能也涨。这话让我觉得,这政策虽然为消费者节省购置税,可能后续养车成本未必降低,反倒有变数。

从2026年1月1日起,想买新能源车享受购置税减免,必须更省电、更省油、续航更长,只有真正节能环保车型才能享受减免政策-有驾

我接着自我纠正一下,起初看到这个政策,我觉得会让所有新能源车都升级得更快,但体感来说,车企有差异,有的大厂自然轻松过关,合资或小品牌可能压力山大,产能受影响,变数不少。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分门别类会不会让市场更细化,用户选择时反而迷糊?同价位里,两个插混SUV,一个续航80公里油耗还稍高,另一个100公里以上又省油,他们差几千块钱,买哪个更划算?或者,你会怎么判断一辆车是不是真节能?毕竟光看官方数据,对普通买家来说难得很。

很少有人讲到,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博弈里,电芯这个环节关键。现在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逐步被重视,你觉得积累的老电池在续航和油耗控制上能起多大作用?我没细想过,但估计这也是之后必须跟上的一块拼图(纯属猜测,样本少,可能会错)。

从2026年1月1日起,想买新能源车享受购置税减免,必须更省电、更省油、续航更长,只有真正节能环保车型才能享受减免政策-有驾

卖车的小李说过,买新能源车的用户越来越挑剔,尤其是续航和使用成本,之前减免购置税是诱饵,未来更多消费者关注长远养车体验。这个购置税政策调整,无疑加剧了品牌的研发投入,也提高了消费者的选择风险。

对了,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去年年底3款主流插混SUV的综合电耗数据,差异达到了15%-20%(估算),对应续航提升幅度差距明显,实际用起来体验天差地别。

不管政策怎么调整,你会不会觉得,买车这活儿愈发像选手机,要深入挖参数、看厂商背后的技术实力,单凭花钱买大续航看似轻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从2026年1月1日起,想买新能源车享受购置税减免,必须更省电、更省油、续航更长,只有真正节能环保车型才能享受减免政策-有驾

节能是好事,但真要让新规变成门槛,谁能保证这道柠檬酸不会让一些好车就此被惜售或者停产呢?车企还会不会花更多资源去研究如何合规,还是把重点丢了?这事儿,得拎出来好好看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