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最近是不是炸了,感觉三姑六婆、公司同事、八百年不联系的同学,都在讨论一件事:2026年起,新能源车要开始收购置税了!那个氛围,搞得好像世界末日门票打折,再不抢,明天买车就要多掏一个肾。讲真,每次看到这种集体恐慌,我都觉得特别魔幻,这哪是买车啊,这简直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被焦虑拿捏的我们》。
这事儿的核心,其实不是那万儿八千的税,而是一场大型的、针对你我心态的闪电战。车企们不说话,经销商们欲言又止,各路牛鬼蛇神媒体一通渲染,一套组合拳下来,你就感觉自己再不下手,就成了那个49年入国军的典中典。但冷静,朋友,让我这个中年人给你泼盆冷水,不,是液氮。你现在冲进去,不是抄底,是直接奔着天台去的。
为什么?因为牌桌上的东西,马上就要变了。你听没听说过一个词,叫“固态电池”?这玩意儿以前跟修仙小说里的渡劫金丹一样,只存在于PPT和科幻电影里。但现在,长安说2026年就给你装车上,宝马和国轩的测试车已经在大马路上跑酷了。电池厂的大佬们也发话了,2026到2027年,这玩意儿大概率就要普及了。
这金丹有啥用?就是把你现在所有关于电车的焦虑——续航、充电、自燃——打包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你琢磨一下,你现在花十几二十万,买了个还需要你每天算计着里程、担心着充电桩、祈祷着别上新闻的“电动爹”,结果两年后,人家的新车续航随便破千,充电跟手机一样快,安全性堪比金钟罩铁布衫。那时候你看着自己的车,心里能舒服吗?那感觉,就像你刚买了最新款的诺基亚,结果第二天苹果发布了iPhone 4。那不是落伍,那是降维打击。
再说一个更现实的,800V高压平台。这玩意儿几年前还是保时捷Taycan这种百万豪车上才能闻闻味儿的“仙气”,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结果呢?这才几年?到明年,十几万的国产车都敢标配“全域800V”了。这迭代速度,三体人看了都得从脱水的状态气活过来。你现在买的车,别说保值了,两年后在二手车市场,可能连个响都听不见。
我知道,有人会说,那不是白白多交一万多块钱的税吗?诶,你看看,又被带进沟里了。首先,政策很温柔,2026和2027年是减半征收,不是全额。算下来,一辆15万的车,也就多交个七八千。为了这七八千,你赌上未来几年的技术代差,值得吗?疯了吧!你的人生就值这点钱吗?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你以为车企是吃干饭的?当下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商业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最好的营销不是把蛋糕做大,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比亚迪喊出“油电同价”的时候,就已经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用价格战的洪水淹死所有人。在这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里,你觉得车企会眼睁睁看着销量因为几千块的税就崩了?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我作为一个真的被车企套路过的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他们比谁都精。购置税一来,他们的“厂家补贴”、“限时优惠”、“金融贴息”这些压缩毛巾,保证给你泡发得比谁都大。最后算下来,你不仅没多花钱,甚至可能比现在买还便宜。这种操作以前又不是没玩过,补贴一退坡,厂家给的优惠比补贴还狠。他们怕的不是你多交税,他们怕的是隔壁那个不要命的,突然又降价三万,直接把桌子掀了。
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天天占我车位的老头乐,它就不需要考虑购置税,有时候觉得它才是版本答案。只要大爷躺得快,自动驾驶都得叫声哥。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劝人别结婚的街口大妈,但讲真,这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大宗消费,都得看长远。买车不是买白菜,是决定你未来几年生活品质的大事。奔驰为什么能卖那么贵?因为它卖的不是车,是那个标,是一种品牌玄学。但大部分电车,现在还没到那个份上,它们卖的就是实打实的配置和技术。
所以,面对这场由购置税引发的集体高潮,我的建议就一个字:等。等技术再成熟一点,等固态电池这颗金丹真的炼出来了,等800V平台跟手机充电口一样普及了,最重要的是,等这帮杀红了眼的车企再多表演一会儿。让他们继续卷,加大加大加大,卷到最后,CEO们心态都爆了,在发布会上哭着求你买车。
那时候,你再背着手,慢悠悠地走进4S店,你会发现,你省下的,绝对不止那七八千的购置税。你省下的是一整代的技术代差,和无数个夜晚的续航焦虑。现在冲进去的,恕我直言,那不叫早鸟,那叫“早鸟韭菜”。所以,最好的策略是什么?搬个小板凳,看他们继续表演,等他们把对方的头都打烂了,你再去捡那个最便宜、最结实的头盔。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