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辆问界M9!“华为全栈”中大型SUV,5-6座可选,仅20来万
问界M9的销量,已经突破了20万辆。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它不只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报表。
而是无数家庭对“新豪华”的投票。
是对智能、舒适、安全三者融合的终极认可。
可问题是——20万+的家庭买得起?
不。
现实很骨感。
40万起的售价门槛,注定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我们想要鸿蒙座舱的丝滑交互。
想体验ADS高阶智驾带来的“解放双手”。
但钱包,总在关键时刻提醒:你不是那个“天选之人”。
于是,期待的目光开始转移。
谁能在20多万的价格区间,复制那份“华为满血”体验?
答案来了——广汽传祺向往S9。
就在成都车展,它悄然开启预售。
预售价25.99万起,顶配不过28.99万。
这价格……是不是有点太狠了?
名字里的“向往”,是种态度。
也是野心。
它要成为中大型SUV里的旗舰。
不是嘴上说说。
车长超5米,轴距2930mm,数据直接拉满。
5座?有。
6座?也备着。
灵活布局,照顾全家出行的体面。
外观一亮,全场安静。
那条贯穿式前灯,像不像M9的孪生兄弟?
矩阵LED大灯,冷峻眼神直击人心。
车顶——注意车顶!
激光雷达赫然在列,还是华为出品。
这不是装饰品。
是通往高阶智驾的通行证。
侧面看去,20英寸封闭轮毂,低风阻设计。
隐藏式门把手,顺滑嵌入车身线条。
车侧遍布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
它们像无数只眼睛,时刻扫描四周。
你在开车。
它们在守护。
尾部呢?
又是熟悉的配方。
贯穿式尾灯,支持自定义编程。
你可以写一句“慢点开,我怕追不上你”。
也可以点亮整个银河系。
灯光,成了情绪的出口。
坐进车内——等等。
这真是传祺吗?
华为鸿蒙座舱,完整移植。
15.6英寸中控屏,响应速度毫秒级。
全液晶仪表盘,信息清晰如印刷体。
抬头看——27英寸HUD,覆盖整个视野。
导航箭头,仿佛直接画在路上。
后排更夸张。
17.3英寸娱乐屏,挂在前排椅背。
孩子看电影。
老人刷剧。
旅途不再无聊。
21个扬声器的音响系统,声场环绕。
闭眼……以为坐在音乐厅中央。
座椅?
副驾直接上航空级零重力座椅。
腿托缓缓升起。
腰靠自动调节。
加热、通风、按摩,三合一。
双层静音玻璃,配合主动降噪技术。
车内噪音低至38分贝。
图书馆级别?不如说是真空实验室。
动力系统,才是真正的“隐藏BOSS”。
你以为它是纯电?错。
1.5T插混系统,综合续航超过1200公里。
长途焦虑?不存在的。
44.5度大电池包,纯电能跑250公里以上。
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电车用。
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
最黑科技的部分来了——
预扫描智能悬架。
前方有个大坑?
系统提前0.5秒感知。
主动调整阻尼硬度。
过坎如履平地。
这功能……以前只在百万豪车见过。
现在,它藏在一台25万的车里。
智驾呢?
这才是灵魂所在。
华为乾崑ADS 4.0系统,上车。
高速上,自动变道超车。
匝道口,精准驶出。
城市里,识别加塞车辆,从容应对。
它不是“辅助”驾驶。
它在学习如何真正“接管”驾驶。
你可能会问:传祺和华为,这次到底合作到什么程度?
深度。
前所未有的深度。
从座舱到智驾,从硬件到软件。
华为的技术底座,几乎全盘注入。
所以,它才敢叫“满血版M9”。
不是模仿。
是重构。
但问题也来了——
这么强的产品力,价格却压得这么低。
广汽图什么?
市场。
未来的入场券。
新能源的淘汰赛已经开始。
没有爆款,就会出局。
传祺需要一款车,打破合资垄断。
树立技术标杆。
向往S9,就是那把破局之刃。
它不一定完美。
比如,1.5T发动机在极端工况下是否够力?
鸿蒙生态的兼容性,能否完全媲美原生问界?
这些疑问,要等上市后的真实口碑来回答。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20多万,就能买到接近问界M9的体验。
这是过去不敢想的事。
现在,它正在发生。
9月上市。
时间越来越近。
你会考虑它吗?
还是继续观望?
或许,真正的选择题是:
当“华为智能”不再昂贵,
我们还需要为品牌溢价买单吗?
……
值得深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