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年男人才懂:手动挡省下的不是油,是正在消失的掌控感

讲真,都2024年了,还在争手动挡和自动挡谁更省油,这事儿本身就有点行为艺术。感觉就像一群古代修士,非要在核弹面前讨论是金钟罩厉害还是铁布衫更硬。

坏了菜了,时代早就变了。

这问题的核心,从来就不是离合器和液力变矩器那点物理学上的破事儿。这本质上是一种信仰,一种属于中年男人的、最后的、卑微的掌控感。就像我一个朋友,坚持用实体按键手机,不是因为它信号好,而是因为按下去的“咔哒”声,能让他感觉自己还掌控着点什么。手动挡就是汽车界的实体按键。

只有中年男人才懂:手动挡省下的不是油,是正在消失的掌控感-有驾
只有中年男人才懂:手动挡省下的不是油,是正在消失的掌控感-有驾

在过去,大概二十年前,手动挡省油是共识,是真理,是刻在DNA里的。那时候的自动挡,普遍是4AT,一个傻大黑粗的铁疙瘩,传动效率低得感人,跟个喝醉了的翻译官一样,发动机吼半天,它才慢悠悠地把动力递给轮子。这中间的损耗,就是你白花花的油钱。所以那时候,老司机们都带着一种上帝视角,看着开自动挡的菜鸟,眼神里充满了怜悯:“年轻人,多花的油钱,都是你为懒惰交的税。”

只有中年男人才懂:手动挡省下的不是油,是正在消失的掌控感-有驾

但现在呢?现在的自动挡,一个个都修仙飞升了。8AT、9AT、CVT、双离合……它们不是变速箱,它们是CPU,是精算大师,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电击式地控制着发动机转速,让它永远呆在最舒服、最省油的那个区间。它们比你更懂你的车,甚至比你妈更懂你的身体。你刚想深踩油门,它已经预判了你的预判,把档位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这种感觉,就像你还在手动瞄准,人家直接开了锁头挂。你怎么打?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漂移了。以前是机器不行,得靠人。现在是机器太行了,人反而成了最大的变量,那个最大的BUG。你以为你在开车,其实是车在开你,顺便忍受着你那只不听话的右脚。

我之前开过一台手动的性能车,讲真,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确实上头。尤其是在山路上,跟趾、降档补油,一套操作下来行云流水,感觉自己就是藤原拓海附体。但这种时刻一年有几次?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北京的东四环上,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蠕动,左脚在离合器上反复横跳,跳到最后感觉自己的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像是被安上了一个压缩毛巾,一沾水就膨胀。

这时候你跟我谈省油?我只想省掉我的左腿。

所以,决定油耗的,从来就不是那个铁盒子,而是驾驶者的精神状态。一个心态平和的佛系司机,开着自动挡,能把油耗开到工信部都不好意思;一个路怒症患者,给他一台手动挡神车,他也能开出坦克过境的效果。加大加大加大,油门踩死,众生平等。

这就像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是特斯拉,而是老头乐。你在实验室里跑一万遍模型,都不如一个不讲武德的大爷,骑着老头乐从路口鬼探头出来给你带来的震撼大。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所有的智能算法、激光雷雷雷雷达,在他的人肉玄学面前,都得跪。同样的,汽车厂商吹上天的节油技术,在你那颗想在红绿灯前第一个冲出去的心面前,算个屁。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油耗?那是什么?我只想要快。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现在越来越理解这种心态。生活里需要自己掌控的事情太多了,工作、家庭、孩子的学习,每一件都像是手动挡的离合,要你精准拿捏,不然就熄火。所以当我坐进车里的时候,我不想再控制任何东西了。我只想当个废物,让车自己走,我听个歌,发个呆。这多出来的一两个油,是我为自己买的“情绪稳定器”,是我赎回那点可怜的、属于自己的时间的代价。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所以,别再纠结了。会买手动挡的人,就是喜欢手动挡本身,喜欢那种原始的、纯粹的、甚至有点自虐的驾驶感,省油只是一个让他们说服自己和家人的附加题。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选择自动挡,就是选择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便利。我们用一点点传动效率的损失,换来了左脚的解放和精神的安宁。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就像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内饰、聊公差,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信仰。人家买的是马斯克,是硅谷精神,是通往未来的任意门。你跟他谈这些,他只会觉得你吵闹。

那么,手动挡和自动挡,到底谁省油?

我告诉你,是停在车库里的那台。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