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扑大战纸片车!L90硬刚小米0.5度电;蔚来黑科技炸圈!

物理学不存在了?乐道L90高速硬刚小米SU7,蔚来这回真掏底牌了

要是有人跟你说,一台跟小冰箱尺寸差不多的“方盒子”大型SUV,在高速上跑起来的“油耗”,居然能和一台为了追求极致气动效率、恨不得把自己拍成一张纸的轿跑打个平手,你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这哥们儿物理是体育老师教的?这简直就像让一个相扑选手和一个百米飞人比冲刺,结果发现俩人差不多同时撞线,离谱,太离谱了。但这个离谱的故事,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真实上演了。主角,一边是蔚来子品牌乐道的第一款车L90,另一边,则是车圈顶流、自带“泼天流量”的小米SU7。

相扑大战纸片车!L90硬刚小米0.5度电;蔚来黑科技炸圈!-有驾

故事的开端,本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对决。你看看小米SU7 Max,雷军在发布会上花了多少口舌去讲它的风阻系数?0.195!这数字什么概念?就是量产车里的“贴地飞行器”,每一根线条都在跟空气说:“兄弟,借过一下,别挡我道。”设计师们为了从0.2降到0.195,估计头发都薅秃了好几片。这车天生就是为了效率而生的,是那种典型的“外家高手”,一招一式都写在脸上,虎虎生风。再掉头看乐道L90,画风突变。它是个彻头彻尾的家庭“暖男”,一个块头扎实的大型SUV。官方给的风阻系数是0.25,这数字在SUV里算优秀,但跟SU7那种变态级的选手比,简直就是个弟弟。更别提它那巨大的撞风面积,还有那四只21英寸的大脚,这造型在高速上,跟顶着一面墙开车没太大区别。按照常理,高速上时速一过100公里,空气阻力就是能耗的第一大杀手,L90的电耗理应被SU7甩开好几条街。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剧本会照着物理定律演下去的时候,一份来自“类星频道”的实测报告,直接把桌子给掀了。当场所有人的表情,估计都凝固了。报告里的数字清清楚楚,白纸黑字:在平均时速超过100公里的高速工况下,乐道L90(21英寸四驱版)的实测能耗是19.2kWh/100km。而那个被寄予厚望、自带“节能光环”的小米SU7 Max呢?18.7kWh/100km。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俩车就差了0.5度电!这点差距,约等于你开空调时多打了个喷嚏。这结果一出来,整个懂车帝车友圈都炸了锅。知乎上估计立马就得有提问:“如何看待乐道L90在物理劣势下高速能耗追平小米SU7?”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对比了,这简直是对现有电动车能耗认知体系的一次暴力冲击。人们开始怀疑,是测试工况不严谨?还是小米的空气动力学神话掺了水?又或者,是乐道L90这台车里,藏了什么大家都没看懂的“黑科技”?

相扑大战纸片车!L90硬刚小米0.5度电;蔚来黑科技炸圈!-有驾

悬念揭晓的时刻,往往就是最精彩的。这次的答案,不在于车的外壳,而在于车的“内功”。乐道L90能完成这次逆袭,靠的不是什么空气动力学的奇迹,而是它背后那个深藏不露的大哥——蔚来,以及蔚来压箱底的宝贝:NT3.0平台的900V高压架构。这玩意儿听起来特玄乎,但你完全可以把它理解成给电能修了一条更宽、更顺畅的“超级高速公路”。在传统的400V或500V平台上,电流像是在拥堵的国道上跑,一路上因为拥挤、摩擦,损耗掉不少能量,最后变成没用的热量散发了。而上了900V之后,电压翻倍,电流就能大幅降低,电能在从电池到电机的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也就是发热)会呈指数级下降。这就好比,虽然乐道L90顶着巨大的风阻在外面“掉血”,但它的三电系统在内部疯狂“回血”,效率高到足以把空气动力学上的巨大劣势给硬生生抹平。这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胜利,它告诉所有人,想让马儿跑得远,除了让它长得更符合流体力学,还可以给它吃上更高能量密度的“精饲料”。

而且,这并非孤例。后续其他几个主播的实测,也基本印证了这个结论,普遍得出了乐道L90“高速续航400公里,城区续航500公里”的共识。这说明它的高效表现是稳定且可复现的。这件事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两款车型的胜负。它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电动车的竞赛,已经从单纯对外形的雕琢,卷到了更深层次的“三电”核心技术领域。空气动力学固然重要,但一个高效、低内阻的电驱系统,同样拥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所以,当下一台新车摆在你面前,你是会选那个看起来风驰电掣、招式华丽的“外家高手”,还是这个不显山不露水、但内功深不见底的“扫地僧”?这道选择题,现在看来,答案恐怕没那么简单了。你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