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三元锂电池,真的过时了?
2019年,电动车圈还在为续航焦虑发愁。各家车企拼了命堆电池,三元锂靠着高能量密度稳坐C位。
那时候,每10辆电动车里,6辆用的都是它。
但到了2025年,剧情彻底反转——磷酸铁锂装车量飙升到75%,三元锂只剩不到25%。曾经的技术王者,怎么突然成了配角?
答案就俩字:省钱。
电动车降价潮背后,电池成本是大头。
三元锂贵在哪?钴。这玩意儿全球储量少,价格一度飙到35万/吨,比锂贵4倍多。
车企老板们坐不住了:“一块电池半辆车,我们是在给电池厂打工吗?”
想降成本,就得砍掉钴。可无钴电池能量密度直接掉到250Wh/kg,和早期三元锂差不多,高温性能还拉胯。
折腾半天,省的钱还不够填坑。
另一边,磷酸铁锂默默升级。
以前被吐槽能量密度低、冬天掉电快,现在直接翻身——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比亚迪二代刀片电池,续航干到1000公里,5C快充15分钟补能500公里,低温性能也硬刚三元锂。
怎么做到的?把材料压得更紧实。
普通磷酸铁锂像松散的面粉,高压实技术让它变成压缩饼干,密度从2.4提到2.7克/立方厘米。
再加上两次高温烧结,颗粒排得整整齐齐,锂离子跑得更快。表面再裹层碳,导电性能直接起飞。
安全性更是吊打三元锂。当年比亚迪一刀扎穿电池包,刀片电池不冒烟不着火,三元锂却频频自燃上头条。用户用脚投票:命比续航重要。
就连电量显示不准的老毛病,也被BMS算法攻克。
现在充满一次电,系统能精确算到小数点,车主再也不用每周手动校准。
成本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4.9万/吨,只有三元锂的1/3。
车企乐了:装更多电池、卖更低价格,用户还觉得香,这生意稳赚。
回头看看,技术哪有什么高低贵贱?能活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一定是最会省钱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