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到传祺向往S9乾崑那个大气的外形,就忍不住在心里打了个问号,和之前试过的某些国产SUV比,怎么看都不算唐突。成车后坐进去一会儿,才发现,这款车的设计还真没那么硬。你知道的,很多车型,都在拼豪华或者科技感,但向往S9乾崑走的,是那种藏锋于润的路线——外表端庄,内心极度精致。
记得刚碰到销售,他随口说:这可是你见过的,入门即高配的SUV。我当时心里一笑,光靠说辞不好,我还得看车。结果,还真别说,四驱系统、华为智驾、宁德时代电池,几乎全系标准配备,这在同价位里,算是少见的。
我翻了下官方资料,估算这车整辆车的售价在22.99万到25.99万之间(这段先按下不表),折算下来,这硬核配置,能和合资的主流中型SUV拼拼。这让我有个小疑问:一台科技感如此强烈的国产车,能不能在用户心里站稳脚跟?我觉得入门即高配的套路,意义还挺大的。
有意思的是,传祺把不同配置车型,主要差异放在座椅布局和豪华感上。像5座版,后排空间宽敞,腿部可达1020mm,几乎可以让长腿自由伸展。而6座版,采用2+2+2的布局,二排中间还带个主导座,这个设计我觉得挺聪明,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张图片,副驾座椅竟然配备了18点SPA级机械推揉按摩,还能模拟人手操作。环抱式加热,零重力调节,别说,豪华感都不差于中高端百万级别的豪车了。可是我又想:这种配置,放在一台22万的SUV上,真实有必要吗?个人感觉,可能有点冲突——豪华体验会不会拉高维护成本,买家会不会后悔?(这段还多想了点,不太确定。)
动力方面,传祺没在敷衍,都是1.5T插混系统,系统综合功率高达368千瓦,扭矩613牛米,6.6秒破百,这个数字,算是挺有肌肉的。50多千瓦时的电池,纯电续航252公里(估算,样本少),在城市通勤基本够用。油电结合,总续航突破1200公里,算是给懒人设下的护身符了。
这让我疑问,普通家庭,真的会把纯电续航当头等大事吗?我觉得多半还是续航稳定和补能快才是痛点。毕竟,14分钟的快充,充到80%,那得多方便?我身边有个朋友,开电车很心塞,经常燃起是否值得的自我怀疑。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车的价格策略,确实让人琢磨:22.99万起,就能拿到全系标配华为智驾系统和宁德时代电池,算不算舍得投资的入门券?反正我觉得,厂商这招全系标配,是真的在降低门槛,让人觉得买了高配,不用担心后续选装的烦恼。你们会觉得这样的策略,容易反噬,变成价格虚高么?还是说,反而能巩固市场份额?
我觉得,价格和配置的平衡术,更像是一场藏御——藏得越深,外面越平静,换句话说,就是你花22万会觉得物超所值,但其实这个超值背后,是整车工艺和供应链的持续优化。四驱、智驾、电池,背后都显出合作伙伴的用心。
车内氛围感也做得不错,用北美黑胡桃实木饰板和细节镀铬,像把家里的客厅搬到了车里。我在想,真有人会每天在车里赏心悦目,还得看个烟云米色调对应的生活仪式感?可能吧。毕竟,现在的家用车,除了实用还得能装,还能颜值在线。说到颜值,我倒觉得最大亮点还是那套城楼式封闭式前脸,融合传统元素,走现代科技风,挺别致的。
我还在想,装配了华为鸿蒙智联系统后,日常用起来是不是像你家手机一样顺手?我有次和同事聊,就说:你觉得车载系统和手机的生态,能不能真正融合?他摇头说:我用过几款华为车机,系统不错,但还得看软件生态能成熟到什么程度。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车机语音识别还是那样,不会很聪明,反应不那么灵敏,这块我觉得未来还得观察。你会不会觉得,很多智能其实还是伪的?
我这个价格区间的SUV,最实在的还是用得住的配置——安全、空间、操控。想象一下,开着这车,带娃去牧场,路上和孩子聊天;或者周末去郊外,后排按摩让长途变短程。绝对是理想的家庭伴侣。可惜,真实体验还得等待下一次试驾,才能判断那些豪华配置的耐用性。
对了,有个细节我没细想过。传祺的座椅按摩,是模拟人手的多种技术,还是机械简单的揉揉?我猜,是结合了多点按摩和加热,但细节设计我还真不太清楚。
目前我疑问:这车的全系标配是否会成为新的行业标杆?还是,反而会让消费者越来越挑剔,期待下一步更豪华的版本推出?这张科技+豪华的大饼,是不是太大了点?
说到我在想,在你们心里,价格到哪算性价比高?还是说,最打动你的,是那块触摸到的细节,比如座椅的包裹感,还是车里的一点点人情味?
我其实挺喜欢这辆车的,不是因为它多炫,而是它少了那么一点套路,实实在在地给家用车贴了个科技奢华的标签。可能下一次,销售还是得多讲点用车感受,不然精心设计的细节也会变成门面。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