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去超市,顺手试了那辆新款油车,车门关上那一瞬间,像个坚固的箱子一样,没觉得太轻,也没嘎吱嘎吱的响。一打开引擎盖,体感48个月的保修期都能想象出它的铁打的身体。我跟朋友调侃:开油车,像打铁,不管折腾多久都能撑过去。他笑了,是啊,但你知道吗,日常维护算下来,一年得花个一两千。这也是我犹豫的地方。
之前看了个样本调研,油车调养费大多在每年1500-2000元以内(这段先按下不表),过去五六年基本没啥大事。比较起来,电车的店面压力小点,但电池组老化、可能的续航变差,得兜兜转转多考虑。还有个细节,你知道吗?人们在实际试驾时,直观感受的轻重感差不多,是没预料到的。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很多判断,都是基于样本少,这个少得有点夸张:可能我自己跑了不到30万公里,加上朋友听说的故事,很多信息都带点偏颇。
对比两车最大的实操差别我想到的,是动力响应。你会发现,油车起步时那种哧一下的推头感是真的快,电车平滑,启动是线性的,没有哧的一声,但那种瞬间推背感差点意思。油车特别适合喜欢那种暴躁地起个步的人,比如我父母,绝对不会喜欢电车那种极致平顺。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自己经常忽略了一个点:电车的续航里程(这段先按下不表)虽然官方宣称一般在300-400公里,但冬天、空调全开、满载时,续航能缩水至少50%。这个能我觉得还挺大,毕竟实际场景就像开车不可能一直全速跑——我们在市区走走停停,电车表现还行,但一上高速,就得留神充电点。
我曾看过一个修理工的说法,:电池用几年之后,寿命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长。他还补充,用到三年,电池容量可能剩下70%,性能就会打折扣。你会问:那要不要每年花几千换电池?我觉得,这问题得看你怎么用。如果只是日常通勤,换个电池可能还值;如果打算用到烂,别折腾了,直接买新车。
还有个疑问一直困扰我:电车的充电时间,真比油车去加油快吗?我试过在家慢充,充满大概要8小时左右。相较之下,油车15分钟油箱就满了。说到这,我开始思考:如果平时上下班能装个快充桩,充电时间还会不会缩短?但这不太现实——像我住的那个小区,充电桩都没普及。这个基础设施的差异,一直让我觉得电车的便利还没真正普及开。
我记得一个朋友圈朋友说,充电桩很像自助洗车,挺方便,但要找空的时间和地点。有次我跟他讲:要是用电车跑长途,你会不会考虑带个备用电池?他说:那也得看成本,说不定一期充电就够了。但我猜,备用电池的壮胆心理,或许也只是个幻想,其实技术还没那么成熟(这段不太细想,但猜测不无可能)。
供应链这块儿,真的像厨房里的调料,有了就用,没有就找隔壁的邻居借。电池材料周期长,缺芯也是个事儿。比起百公里油耗大概在6-8升(估算,样本有限),电车能耗大概在15-20度/百公里,也就是每小时电费算下来,成本不算低。心算一下,百公里电费大概1块多,油的话折算下来大概5块左右。油车跑1万公里,油钱大约6千多,电车大概1千五六。成本差别不小,但油车多年的折旧、油耗税和维护,也得算进去。
你会问,这差别真的值得吗?我觉得这要看你生活的环境:市区堵得要死,电车的平顺好像更合适;偏远或高速频率高,油车更无忧。尤其是我一个朋友,小区里特意装个快充,平均每周洗车时顺便充电,一天充好,方便得很。车价差不多都在20-30万区间,真要差别到几千块,我觉得还得看用车惯。
有个小情绪大家都懂:我烦那种,菜单上写新车8万左右,结果到手还得加个补充包。就像买衣服,挑一挑,揣摩半天,好像最后都变成看心情买。
我还想问:这个钱到底应该怎么掂量?你每年跑3万公里,是不是电车更合适?或者你家在偏远乡村,没有充电桩,油车就是稳稳的先手?算到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真。
说到这里,不禁想:其实做个经济人,用最直观的标尺,看你最常跑的距离、环境、预算,哪个最符合自己,那才没有错。对了,顺便问一句,你有没有想过,一辆车的标配是不是也能告诉你用得久的潜质?能用几年,不一定就是最贵的那款,但一定得是适合你的。
临场小计算一下,假设每年跑3万公里,油车油耗在7升左右(估算),在7.5元/升,年油费差在1万多;电车平均每百公里充电费用1.2元(家庭充电),一年大概3600左右。你会觉得,电车哪个划算?我觉得,这个差别不止价格,关键是惯和环境。
作为资深关心车的人,我特别注意一件事:无论油还是电,都不是万能,只是适合的不同。那个在地下车库里装了墙上快充插头的邻居大哥,他就笑说:你有没有发现,买车这事,就是在找自己心里的答案。真够哲学。
最后这个问题,你会不会觉得,买早了、买贵了,都是人生的调味料?还是说,还是得等未来那场充电桩普及、续航再长一点、价格再低点,我们再认真考虑?
其实我没细想过:是不是,将来某一种超级充电技术出现后,电车和油车的差距会缩得更小?或者反过来?这个猜测,靠谱吗?
全部评论 (0)